保險是預防和分擔風險的,但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往往使人無法預防,保險就成為不保險——保險是預防和分擔風險的,但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往往使人無法預防,保險就成為不保險。日前,張家港法院在審理一起財產保險合同案件時,判決一家未明確說明免責條款的保險公司敗訴。2003年10月,孟某為自己的小客車從保險公司辦理了機動車保險,并交了5000多元的保險費。2004年4月,孟某駕駛該車在239省道超車時,因措施不當導致該車翻車,造成事故。經確認,孟某對事故負全責。事后,孟某支付修理費76622.12元。同年7月,孟某申請理賠,因被保險車輛未按照保險條款中的責任免除條款和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義務中的相關條款及時參加年審,某保險公司拒絕理賠。庭審中,雙方對保險條款中免賠條款的有效性提出異議。孟建柱認為,相關免責條款必須在保險人作出充分明確的解釋義務后生效。根據他對免責條款中“有無檢驗或不合格”的理解,除公安部門的檢驗外,還應當由保險公司指定的部門進行檢驗。而且,保險公司沒有及時提醒保險人到公安部門檢查,也沒有為了解除責任而將不檢查定為違法。保險公司認為,雖然無法證明其保險業務員是否口頭告知孟某,但“保單”中的“明示告知”已作出必要提示,車輛年檢符合公安部門的規定。法院認為,保險合同是一種格式合同,不同于一般合同訂立時的平等協商。因此,我國《保險法》強調了保險人對免責條款的明確義務。如果沒有規定,該條款將不生效。根據立法要點,保險人對免責條款的解釋不同于對不免責條款的一般解釋。保險人不僅應當在保險單或者其他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保險憑證上作出提示,而且應當以書面或者口頭的形式向保險人明確說明具體內容和條款。另外,在訴訟中,保險人如果履行了明確的說明義務,應當承擔舉證責任,否則應當承擔不利后果。雖然被告出具的“保險單”正面沒有非常重大的免責條款書面通知,但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其向申請人作出了“明確聲明”。因此,被告的免責條款對原告沒有影響。依法,被告保險公司向原告孟安支付保險事故賠償金76622.12元。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驅逐出境是否可以單獨適用
2021-03-08交通違法影響政審嗎
2021-03-16行政訴訟證據規定哪些
2020-12-10關于抵押期限是否影響擔保物權
2021-02-25交通事故神經性損傷能鑒定嗎
2020-12-25假釋考驗期多久
2020-11-20中止探視權起訴狀的內容
2020-12-13治安處罰規定的責任年齡限制
2021-03-15交通事故受害人可否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
2020-12-27業務承包關系算雇傭嗎
2021-01-13撫養權拒絕執行怎么處理
2020-11-26商業秘密保密協議怎么寫
2020-11-27停薪留職員工還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9在什么情形下,勞動合同終止?
2021-01-14勞動爭議調解期限
2020-12-24保險條款分類有哪些
2021-01-24辦理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程序,在什么情形下人壽保險會拒賠
2021-03-08人身保險事故獲雙賠的正當性依據
2021-01-26住房抵押貸款保險怎么改
2021-01-19投保人虛報年齡,保險公司是否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