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家統一所有的原則
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國有經濟,即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經濟,是國民經濟的指導力量”。根據我國現行法律規定,國有經濟即全民所有制經濟,是指由代表人民利益的國家占有生產資料的一種所有制形式。企業國有資產屬于全體人民,由代表全體人民利益的國家統一行使所有權。國家所有權的統一性、唯一性決定只能由國家通過其執行機關——國務院行使企業國有資產的所有權,而不能實行中央和地方分級所有。堅持國家統一所有,對鞏固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進而對鞏固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具有重要意義。
國家統一所有主要體現在兩方面:第一,最終處分權。即國家享有對企業國有資產的最終處分權,通過制定法律法規,必要時有權統一配置資源,依法調整出資關系,合理調整國務院、省級、市(地)級政府行使出資人職責企業的范圍。第二,引導規范權。即國家通過制定法律法規,對各級出資人代表履行出資人職責、監管企業國有資產進行引導規范。如確定國有資產的經營范圍,制定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的大政方針;確定國有股權轉讓、產權交易的規則;確定國有股權、產權轉讓收入的使用原則;編制國有資產經營預算;對各級出資人代表履行出資人職責、執行國有資產監管法律法規進行監管。
2、分級行使出資人職責的原則
長期以來我國一直實行“國家統一所有,中央、地方分級管理”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十五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國家所有、分級管理、授權經營、分工監督”的原則,進一步確認了統一所有、分級管理的體制。這種管理體制有其歷史淵源和歷史合理性。但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發展,這種體制已不能完全適應國有資產監管的需要。首先,現實中,企業國有資產的形成相當復雜,既有中央的直接投資,也有地方政府的直接投資。實際工作中,國有資產的管理監督及其運營主要由各級政府承擔。第二,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入,一方面國有企業股權多元化、公司制改組使國有企業的組織形式發生了變化;另一方面,隨著國有企業改組、國有經濟布局調整的推進,國有資產重組、流動更加重要、經常。這些都要求進一步明確出資人及其職責職權,明確中央和地方的權利劃分,使出資人的權利、義務落到實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賠償期限
2021-01-09工程串標有追訴時效嗎
2021-03-19合同糾紛管轄法院約定不明確怎么辦
2021-01-07離婚夫妻財產房屋分割問題
2020-12-23請求中國協助送達傳票,代表對效力的承認嗎
2021-01-02員工打架能直接開除嗎
2021-03-14已經離婚了還算婚姻糾紛嗎
2020-11-09動產質押可以抵押房產證嗎
2020-11-30勞動爭議管轄有什么法律規定呢
2020-11-14丈夫不工作掙錢能訴訟離婚嗎
2021-03-25了解人壽保險的受益人的知識
2021-03-11哪些屬于保險公司賠償的范圍
2020-11-20保險人在賠償后有哪些權利
2021-01-11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是否能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1-17保險法解釋二
2020-12-26保險合同簽訂后,被保險人能否更換
2020-12-15耕地的承包期是多長時間
2020-12-16土地出讓年限有什么規定
2021-03-10模擬拆遷簽約率達不到就不拆了嗎
2021-01-13營業房拆遷,停產停業損失該如何計算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