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本地區勞動爭議的管轄。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雙方向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由勞動合同履行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
在實踐中,用人單位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登記的地點與經營場所不一致,用人單位履行勞動合同的地點與勞動者履行勞動合同的地點不一致,用人單位履行勞動合同的地點與勞動者履行勞動合同的地點不一致的情況時有發生用人單位所在地與勞動者工資關系所在地不同,也涉及仲裁委員會的管轄。顯然,該法充分考慮了現實的實際情況,賦予了勞動仲裁當事人更多的選擇權。他們可以選擇用人單位所在地或者勞動合同履行地申請仲裁,既有利于保護勞動爭議當事人的權益,也有利于案件事實的調查和仲裁的審理。相關知識:
在我國,勞動爭議仲裁管轄權包括區域管轄權、移送管轄權、級別管轄權和指定管轄權。其中,區域管轄權是最基本的管轄權。
區域管轄,又稱區域管轄,是指按空間或地域劃分的勞動爭議仲裁。分為一般區域管轄和特殊區域管轄。一般區域管轄是根據當事人所在地劃分案件管轄權。《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十七條規定,縣、市、市轄區的仲裁委員會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勞動爭議。
根據勞動法律關系發生、變化和消失的地點劃分特別區域管轄權。根據《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十八條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辦案規則》第八條的規定,單位與勞動者不在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區的,當事人工資關系所在地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受理。特別屬地管轄主要適用于鐵路、民航、交通、合資等跨地區企業的勞動爭議。
仲裁委員會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于本委員會管轄的,應當移交有管轄權的仲裁委員會。仲裁委員會之間因管轄權發生的爭議,由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共同的上級勞動行政部門指定管轄。前者稱為移交管轄權,后者稱為指定管轄權。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您通過以上內容對相關問題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對此有其他疑問或實際情況比較復雜,律師協會還提供在線律師咨詢服務。歡迎登錄律霸網上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女職工懷孕期享受的待遇
2020-12-20被告不到庭是否影響庭審
2021-02-19房屋財產侵權訴訟時效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05商標注冊下來營業執照可以注銷嗎
2020-11-16主要責任不要諒解書會坐牢嗎
2021-01-08回避的適用情形
2020-12-04物業非法入駐怎樣處理
2021-03-24工傷社保賠了單位還要怎么賠
2021-01-05村民違法建房如何處罰
2021-03-09第三責任險處理時注意什么
2020-11-08保險合同生效的三個要素是什么
2020-11-13人身保險合同的構成要件
2021-02-26該保險合同是即時生效還是附期限生效
2021-02-16保單詳細條款到底是否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2021-02-06交錢不等于保險 “既往病史”成理賠之痛
2020-12-12保險上當后如何維權
2020-11-09保險公司拒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1-27機動車拒賠第三責任險可行嗎
2020-12-03獲得車險理賠的方法
2021-01-27對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和理由應從哪些方面審查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