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審的條件。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一條明確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可以取保候審:,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2) 可處有期徒刑以上,取保候審不會造成社會危害。
在大多數刑事案件中,被告人被羈押,取保候審在刑事辯護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作為一名專門處理刑事案件的律師,我經常遇到當事人的親屬,他們問我在什么情況下可以辦理取保候審。其實,取保候審的法律規定非常寬泛。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以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2) 可能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取保候審不會造成社會危害。
從規定中可以看出,其適用范圍涵蓋除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和死刑以外的所有犯罪,幾乎任何案件都可以適用“無社會危險”。但由于法律規定的寬泛性,實踐中取保候審過程中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多數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家屬認為符合取保候審條件,辦案單位則認為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但是我們可以從同一個標準中得出兩個不同的結論,這是一個奇怪的現象。
根據筆者多年的刑事辯護司法實踐,事實上辦案單位還有一套沒有成文規定的標準。也就是說,在實踐中,除上述兩條規定外,符合下列條件的人更容易申請取保候審:
(1)非暴力犯罪。與暴力犯罪相比,盜竊、搶劫、詐騙等非暴力犯罪案件在取保候審時更容易處理。(二)可以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實踐中,在取保候審的被告人中,90%以上可以判處緩刑,緩刑的前提是拘役和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被告人在審判過程中取保候審,因不能在審判時緩刑而被判處實際有期徒刑三年以上,然后被關進監獄,會使被告人不懂法律,害怕法律不可知,困惑法律無法,不利于司法公正它的轉變。因此,在司法實踐中,可能被判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人很難取保候審。(三)有嚴重危害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在司法實踐中,只有以此為由申請取保候審的,才是嚴重危害生命健康的。(4) 孕婦。(5) 認罪。如果你不認罪,一般很難獲得保釋。(6) 歸還贓物,積極繳納財產案件罰款。
(7)發生人身傷害的,積極賠償受害人,爭取受害人諒解。當然,上述條件并不是萬能的。在實踐中,要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進行修改。作者認為溝通是非常重要的。與辦案人員、辦案單位、被害人溝通,協調各方面關系,爭取取保候審,難度不是很大。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簽訂主體與履行主體不一致嗎
2021-02-24沒開庭審理訴訟費可以退嗎
2020-12-25中小企業的法律風險及防范對策是什么
2021-01-06效力待定合同怎么補救
2021-02-13欠條可以直接執行嗎
2021-01-31親子關系如何確認或否認
2020-11-28交通事故放車協議
2021-03-16物業能在合同到期后收取物業費嗎
2020-12-12第二順位繼承人能領到撫恤金嗎
2020-12-30裝修工程預定合同簽字有效嗎
2021-03-15兒媳贈與公婆房產怎么繳稅
2021-03-15公司盜用他人信息入職如何處罰
2021-01-06自愿放棄社保提出離職有補償金嗎
2021-02-25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后應該如何辦理轉移手續
2020-12-24什么情況下勞務派遣單位不能與被派遣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實習期應該有工資嗎
2020-12-27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02人壽保險的保單現金價值可以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嗎
2021-01-04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
2020-11-15入保5天后意外身亡 小冬的保險何時生效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