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是指雙方提前解除雙方權利義務的法律效力。我國在規定企業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時,對有過錯勞動者和無過錯勞動者兩種情況下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作出了不同的規定。根據《勞動法》第25條的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業可以解除勞動合同:(1)經證明在試用期內不符合勞動條件的,試用期是指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思想品德、勞動態度、實際工作能力等進行進一步調查的期間,新招聘合同工的身體狀況等。根據中國勞動法的規定,試用期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試用期的長短由企業根據不同工種的實際情況確定,但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在試用期內,如發現員工身體狀況、文化程度、實際工作能力等不符合錄用條件,企業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以保證員工素質,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2)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勞動紀律是員工在集體勞動中必須遵守的規范和準則。員工違反勞動紀律或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行為主要包括:嚴重違反勞動紀律、經常遲到早退、曠工、偷懶、影響生產和工作秩序;玩忽職守,違反技術操作規程和安全規程,損壞設備和工具,浪費原材料和能源;服務態度差,經常與客戶發生爭吵或損害消費者利益。員工有上述行為時,企業應當按照《企業員工獎懲條例》的規定,及時對其進行教育或給予應有的行政處分。如果員工經教育或行政處罰仍不改正錯誤,企業可以直接終止勞動合同,而無需先辦理解雇手續,再辦理終止勞動合同手續。(3)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主要是指:玩忽職守、違章指揮、造成事故、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損失的;濫用職權、違反政策、違反財務紀律、偷稅漏稅、挪用上繳利潤,損害公共利益,致使企業遭受重大經濟損失;腐敗和盜竊給企業造成重大損失,不構成犯罪。員工有上述行為之一的,企業有權直接解除勞動合同,無需先辦理辭退手續,再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4)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勞動者違反國家法律,構成犯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企業有權解除勞動合同。上述四種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屬于勞動者的過錯。勞動者有上述情形之一的,企業有權隨時解除勞動合同,無需提前一個月通知勞動者并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以上是對解除勞動合同情形的回答。一般來說,企業解除勞動合同,是員工的瀆職行為。我希望我能幫助你。我該如何終止勞動合同?解決勞動合同應注意什么?歡迎專業律師為您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宣告破產后還能起訴嗎
2020-12-13律師介入政府征收補償工作的重要意義
2020-12-15公司法人變更是否影響債務承擔
2021-01-05離婚財產保全時需要證據嗎
2020-11-23解除勞動合同的招工表還有效嗎
2021-03-18房產私人抵押公證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7拆遷集體土地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6哪些情況下勞動合同不能終止
2020-11-18勞務合同為什么不屬于勞動關系
2020-12-02勞動者違約離職應賠償哪些損失
2020-11-11勞動糾紛多久過起訴期
2021-02-28剎車失靈乘車人跳車受傷交強險怎么賠償
2021-03-03飛機延誤賠償標準有什么
2021-02-05物保法律如何規定的呢
2020-12-11人身保險的保險金額是由投保人承擔嗎
2020-11-15保險合同應當包括什么事項
2021-03-13造成損失,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的原因有哪些
2021-01-10保險公司理賠出院時應注意什么
2020-12-13電子保單有哪些安全設計
2020-12-24建行被罰30萬,涉嫌什么違法行為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