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社會,合同簽訂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只有簽訂合同,才能更好地確定雙方的權利義務,更好地促進雙方更好地履行各自相應的權利義務。什么是無效合同,什么時候是欺詐合同?無效合同和欺詐合同的區別是什么?首先,讓我們看看無效合同和欺詐合同的定義:首先,無效合同是指雖然合同已經成立,根據當事人之間的協議,由于其嚴重缺乏有效要件,因此沒有賦予其法律效力。根據《合同法》第52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本合同無效:(1)一方當事人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利益的,集體或第三人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合同一經確認無效,具有追溯效力,即自合同成立之日起不具有法律約束力,并且在未來不會轉換為有效合同。無效合同當然無效。欺詐合同是以訂立合同為手段,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通過虛構事實或者隱瞞事實,騙取公私財物的行為。合同欺詐行為表現為合同一方故意編造虛假信息,或歪曲或隱瞞真實情況,以獲取非法利益,使對方陷入錯誤認識,從而作出不真實的意思表示,訂立和履行合同。根據《合同法》第54條的規定,司法解釋為“一方故意告知另一方虛假信息,或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另一方虛假表達意圖”,一方有權要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變更或撤銷下列合同:(1)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2)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另一方違背其真實意思訂立合同,在訂立合同時明顯不公平,受脅迫或者乘人之危,受害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解除合同。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因此,從上述兩個定義可以看出,無效合同雖然存在,但從始到終是無效的。它違反了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損害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公共利益、第三方的利益,并以欺詐、脅迫和惡意串通的形式掩蓋了非法目的。因此,它永遠不可能變成有效合同,這是一個絕對無效的合同,但欺詐性合同屬于可撤銷合同。可撤銷合同在合同被撤銷前保持法律效力,但法律賦予當事人撤銷合同的權利。因一方欺詐、脅迫訂立合同造成的;利用他人的危險訂立合同;因重大誤解而簽訂的合同;一個委員會得出結論,因為這顯然不公平。“在可撤銷合同中,有權撤銷合同的一方有權撤銷合同。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我國《合同法》的相關規定,無效合同從一開始就是無效的,欺詐性合同是一種可撤銷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在合同被撤銷之前。如果讀者需要法律幫助,歡迎他們參加lyba的法律咨詢。com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客運合同糾紛中能否主張精神撫慰金
2020-11-11行政拘留怎么撤銷案底
2020-11-17涉外離婚訴訟管轄權怎么確定
2020-11-20公司變更名字需要多長時間
2021-01-04交通事故二級傷殘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23破產債權的分類
2020-12-15格式條款的特征有哪些
2020-11-09公司怎么注銷
2021-03-022020年交通事故認定書期限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07離婚案是簡易程序還是普通程序
2021-01-18民事案件法院傳可以不去嗎
2021-02-06無證房產怎么確權
2021-02-11建筑施工噪聲管理有哪些規定
2021-03-20工亡賠償金能否被強制執行
2020-12-19銀行按揭貸款購房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2-27如何避免租房定金糾紛
2020-12-15房產無償贈與弟弟需要交什么稅
2020-12-06國企改制解聘職工經濟補償標準有何規定
2021-03-09競業限制合同里面沒有寫時間有沒有效
2021-03-03勞動糾紛的一裁終局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