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條主要規定了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工齡經濟補償。總的來說,當用人單位終止或終止與員工的勞動合同時,基本上增加了經濟補償成本。根據現行勞動法的規定,只有在勞動合同終止時才支付補償。但是,如果勞動合同自然終止,則無需支付賠償金。目前,短期勞動合同的主要原因是,為了盡可能降低解雇成本,用人單位縮短合同期限,合同期滿自然終止,避免在勞動合同終止時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因此,第46條第款作出了相應規定。同時,我個人認為,從合理性角度來看,如果勞動合同在合同到期后或其他情況下終止,用人單位需要根據服務年限向員工支付經濟補償,這也可以理解為對雇主服務年限的員工的獎勵和鼓勵。此外,第47條在經濟補償的計算標準上區分了高端工人和普通工人。高收入人群有兩個上限,一個是月平均工資標準的上限,另一個是經濟補償總額的上限。區分高端工人和普通工人,實行兩種經濟補償,體現了《勞動合同法》對普通工人的優先保護,避免了經濟補償標準的過度差異,同時,它還適當平衡了雇主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成本相關條款:“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提議終止與勞動者的勞動合同,終止勞動合同與工人協商簽訂合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的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的規定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終止定期勞動合同,除用人單位維持或改善勞動合同約定的條件續簽勞動合同外,勞動者不同意續簽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的規定終止勞動合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第四十七條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和一年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每年一個月的工資。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如果期限少于六個月,勞動者的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上一年度該地區職工平均月工資的三倍的,應當給予勞動者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支付給他的經濟補償標準為員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支付給他的經濟補償的最長期限不得超過12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終止或解除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分手見面禮要退還嗎
2021-01-22喪葬費全由配偶繼承嗎
2021-01-04私刻公章構成表見代理嗎
2021-01-24放棄財產繼承權需要哪些手續
2021-01-12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制度有什么重要性
2021-02-18企業關閉分流可以解除合同不走嗎
2020-11-25子公司勞動關系轉移
2021-03-15保險合同是不是單務性合同
2021-03-13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單證和標志管理的通知
2020-11-26車禍后保險公司賠償問題
2021-01-29購買保險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08保險法是如何規定固定資產投保的內容
2021-01-20保險理賠需要哪些流程,保險理賠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05投機性預期利益不可保險
2020-12-15投保時需要哪些手續?
2021-01-12土地轉讓
2020-11-21土地入股對農民增收的意義和風險是什么
2020-11-29引導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有哪些問題必須知道
2021-02-17沒有營業執照,可以按照住改非拆遷補償嗎
2021-02-10拆遷不給安置房怎么辦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