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在履行過程中,也是有可能需要變更的,而變更的很顯然就是合同當中的具體條款內容了。但為了合同的穩定,法律規定不能隨意的進行合同變更,要符合一定的情形才可以。那么實踐中,合同可變更的情形都有哪些?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合同可變更的情形有哪些
1,由合同性質和內容決定當事人一方可變更合同。有的合同是為當事人一方的利益而設立的;也有一些合同的某些條款是專為當事人一方利益約定的。由于在一般情況下,當事人可以放棄自己應得的利益,因此,對于這些合同,如果當事人一方在訂立合同后根據客觀情況的變化,不再需要合同為其帶來利益,則可以變更合同。
2,當事人雙方經協商同意,并且不因此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當事人雙方在進行協商時,意思表示必須是明確的,而不能是模糊的,否則,當事人對合同變更的內容約定不明確的,推定為未變更。
3,由于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的全部義務不能履行。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或者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發生不可抗力,造成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行時,允許當事人變更合同,使合同的履行成為可能。不可抗力必須達到使合同無法履行的程度,才能作為變更合同的理由。如發生不可抗力后,經義務人的努力,合同仍可履行,則不能作為合同變更的理由。
在有些情況下,變更合同需要經過特殊程序。如合同法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變更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登記手續的,依照其規定。
二、合同變更有哪些法律效力
合同的變更,以原合同關系的存在為前提,變更部分不超出原合同關系之外,原合同關系有對價關系的仍保有同時履行抗辯;原合同債權所有的利益與瑕疵仍繼續存在,只是在增加債務人負擔的情況下,非經保證人或物上保證人同意,保證不發生效力;物的擔保不及于擴張的債權價值額。合同的變更原則上向將來發生效力,未變更的權利義務繼續有效,已經履行的債務不因合同的變更而失去法律根據。
合同的變更不影響當事人要求賠償損失的權利。至于何種類型的合同變更與損害賠償并存,應視具體情況而定。例如,基于情事變更原則而變更合同,不存在損害賠償;因重大誤解而成立的合同予以變更,在相對人遭受損失的情況下,誤解人應賠償相對人的損失。
進行合同的變更,其實也就是要更改合同當中的具體條款。按照法律中的規定,必須要滿足一定的情形,那么才允許進行合同變更,不然的話變更合同的行為就是無效的。至于合同可變更的情形有哪些,上文中已經作出了講解。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山東律師。
合同履行完畢能變更的情形有哪些
合同履行期限變更的條件有哪些?
單方變更合同 可否拒絕履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司法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4婚前協議只簽名沒按手印是否有效
2021-02-11成為獨立董事需滿足哪些條件
2021-02-06注冊商標被注銷后還有補救措施嗎
2020-12-12創業型企業貸款申請書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6企業破產受理后能解除失信嗎
2021-02-22侵權行為是什么
2020-12-10火化證是否屬于死亡證明
2020-12-08商業銀行取得執照六個月內未開業怎么辦
2020-11-21擔保合同需要債務人知道嗎
2021-03-04在商場內滑倒受傷后怎么辦
2021-01-11房屋中介交易流程是什么
2020-12-27設立公司規章制度時注意什么
2021-02-23解除勞動合同最多賠償多少個月
2021-03-03公司裁員賠償有封頂嗎
2021-03-04購買人壽保險時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07如何選擇境外旅游保險
2021-01-21車險理賠“過期” 責任究竟在誰
2021-01-04不愿報警車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21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司法解釋二有什么具體內容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