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合同法中撤銷權的行使時間為一年和五年,這兩種時間是針對不同情況的規定:如果訂立的合同中有撤銷的理由,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解除原因的,應當要求解除合同,并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解除原因之日起一年內行使。如果在本年的除外責任期內沒有債權,其撤銷權將被消滅。如果有解除合同的理由,但債權人不知道,債權人可以在解除理由成立后五年內知道,隨時行使撤銷權;五年后債權人仍不行使撤銷權的,債權人是否知道撤銷原因,債權人的撤銷權消滅有《合同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的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1)享有撤銷權的一方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未行使撤銷權撤銷權明確表示或者放棄在知道撤銷原因后以自己的行為撤銷的權利,應當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行使。債務人自其行為之日起五年內未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合同解除權的除外期限:合同解除權是指解除權人對已經生效但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解除的權利,合同法第54條規定,合同訂立時發生重大誤解,合同明顯不公平,一方以欺詐、脅迫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違背真實意思訂立合同的,合同消滅,受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變更或撤銷《合同法》第55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享有撤銷權的一方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未行使撤銷權;(二)有撤銷權的一方在知道撤銷原因后,明確表示或放棄以自己的行為撤銷合同的權利,也就是說,解除合同權利的行使期為排除期,不可中斷、中止或延長。如果債權人不及時行使撤銷權,他將失去該權利。三、撤銷權的法律特征。可撤銷合同是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可撤銷合同也不符合合同有效性的要求,但這種不一致體現在意思表示的不真實上。例如,由于重大誤解、明顯不公平、欺詐、脅迫或利用他人危險而訂立的合同。法律并不直接否定當事人意圖不真實的合同的有效性,因為它只涉及當事人的利益,不涉及合同的合法性和社會公共利益,而是賦予當事人更改或取消合同的權利。這不僅體現了公平交易法的要求,也體現了意思自治原則。可撤銷合同在被撤銷前是有效合同,只有在被撤銷后才是無效合同。可撤銷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但因可撤銷原因被撤銷后無效。撤銷權人未在規定期限內行使撤銷權或者僅變更合同部分條款的,合同仍然有效,當事人仍受合同約束,不得以合同具有可撤銷因素為由拒絕履行合同義務。這與無效合同不同。當然,無效合同自成立之日起即無效,經當事人更正后不能成為有效合同。可撤銷合同也不同于具有待定效力的合同。未決合同的有效性不確定,只有在授權人確認后才能生效。可撤銷合同是有效的,只有具有撤銷權的人行使撤銷權,合同才無效。合同的解除取決于解除權人是否行使解除權。由于可撤銷合同主要涉及當事人意思表示的不真實,當事人意思表示是否真實,其他人很難知道。即使他人知道,并且當事人自愿承擔行為后果,根據意思自治原則,法律也沒有必要干預。因此,法院采取不起訴或不予理會的態度:如果當事人不主張撤銷,法院就不能主動撤銷;當事人要求變更的,法院和仲裁機構只能變更合同,不得撤銷合同。這是可撤銷合同和無效合同之間的另一個區別。由于無效合同內容的違法性,當事人不能選擇確認其效力。即使當事人沒有聲稱合同無效,國家也會主動干預并宣布合同無效。可撤銷合同的撤銷權由合同當事人行使,不同于效力待定合同中的追認權,撤銷權的行使期限是什么?撤銷權的行使是為了撤銷債務人和第三人的行為。在該行為被撤銷前,該行為已經發生法律效力,并在債務人與第三人之間形成了財產狀況和交易秩序,但撤銷權使其處于不穩定狀態,隨時可能被撤銷,不利于鞏固現有的財產關系,這不利于維護債務人與第三方之間的交易安全。如果債權人長時間不行使撤銷權,將對第三人和債務人構成威脅和限制。為了督促債權人及時行使撤銷權,保護第三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現有的財產關系和交易安全,應當積極行使撤銷權,對該權利進行消極處理,不利于他人,合同法明確規定了撤銷權的行使期限:“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權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自債務人行為之日起五年內不行使的,撤銷權消滅。”(合同法第75條)。這一期間的性質是排除期,而不是訴訟時效期。如果逾期,該權利將被消滅,訴訟時效的暫停、中斷或延長不適用。我相信你們都對《萊巴》編輯提出的撤銷權的五年和一年行使期之間的區別有一定的理解。com。lyba的編輯。com提醒您在日常生活中要仔細了解一些合同的制定,避免后期出現一些糾紛。你也可以咨詢lyba。com獲取更多相關信息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業病賠償程序是什么
2020-11-11法院非訴執行程序法律規定
2021-03-14二十年訴訟時效期間可以延長嗎
2020-12-31精神病人監護人的職責是什么
2021-01-17打官司贏了訴訟費怎么退呢
2020-11-22公司工會設立獨立賬戶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26口頭解除合同合法嗎
2020-12-12學生精神失常是學校的責任嗎
2021-01-15北京市二套房的認定標準
2021-01-19賣家是否要按約付中介費
2021-02-21勞動爭議調解書可以再要競業限制金嗎
2021-01-16競業限制協議蓋公章有效嗎
2021-02-21非法營運怎么處罰
2020-11-19勞務派遣合同實習期多長時間
2021-01-06免責條款不說明保險事故就不免責
2021-02-10人身故了保險公司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1-01-26申請經營旅館業的備案手續
2020-11-30超分駕駛保險可以賠嗎
2021-03-13怎樣查詢企業交保險的信息
2020-11-13事故認定書對方不簽字保險理賠嗎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