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五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一)撤銷權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未行使撤銷權;(二)撤銷權人明確表示或者放棄在下列情況下以自己的行為撤銷的權利:了解撤銷原因。本條規定了撤銷權的消滅,撤銷權是一種權利。解除權人可以行使解除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解除或者變更合同,也可以放棄解除權,不行使。當事人的撤銷權在何種情況下終止?本條規定,當事人的撤銷權在下列兩種情況下消滅:。具有撤銷權的一方自知道或應當知道可撤銷合同中撤銷權的原因之日起1年內未行使撤銷權,具有撤銷權的一方有權撤銷合同,但該方的撤銷權不是無限的,即,撤銷權人必須在規定期限內行使撤銷權。因為可撤銷合同通常只涉及一方當事人意圖的不真實表達。如果當事人自愿接受此類合同的后果,法律將使此類合同生效。但是,如果撤銷權持有人長期不行使其權利,不主張撤銷合同,則合同將長期處于不穩定狀態,不利于社會經濟秩序的穩定,也不利于加快交易的發展。同時,也可能使法院或仲裁機構在決定是否準予撤銷時因時間過長而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決。基于這種考慮,各國立法往往明確規定撤銷權必須在規定的期限內行使。超過該期限不行使的,撤銷權人將喪失解除合同的權利,合同有效
雖然《民法通則》對可撤銷的民事行為作出了規定,但對撤銷的期限沒有明確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七十三條中作了規定。可以變更或者撤銷的民事行為,當事人自成立之日起一年以上要求變更或者撤銷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本文在借鑒國外規定和總結我國司法實踐經驗的基礎上,規定了我國可撤銷合同的行使期限,即撤銷權人行使本條規定的撤銷權的期限為一年,即在一年內,具有撤銷權的一方必須行使其撤銷權,否則,該方將失去解除合同的權利,因此該方必須受合同約束并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關于何時計算期限,本條規定,可撤銷合同的解除期限為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解除原因之日起一年,即:,撤銷權的行使期限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計算。本規定中的“1年”為除外責任期,不包括訴訟時效。換言之,在這段時間內,這段時間沒有中斷或暫停。“一年”是一個固定期限,有撤銷權的一方不能要求延長該期限。撤銷權人在知道撤銷原因后,以自己的行為明確表示或放棄撤銷權。撤銷權是具有撤銷權的一方的權利,因此,該方可以行使撤銷權或放棄撤銷權。本條第二項規定了具有撤銷權的一方放棄撤銷權的方式。當事人可以通過兩種方式放棄撤銷權:一是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在知道撤銷原因后明確放棄撤銷權。明示放棄撤銷權是一種典型的撤銷權處分方式。放棄撤銷權的明確表達可以口頭或書面形式。任何默示方式均不構成對撤銷權的放棄。第二,有撤銷權的一方已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有撤銷權的當事人放棄撤銷權的,不必向當事人說明。他也可以通過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例如,當合同履行期限屆滿時,一方自動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或要求另一方享有合同規定的債權。例如,具有撤銷權的一方起訴另一方違約,而不是向法院申請撤銷合同,這是放棄撤銷權的行為。當事人自愿以自己的行為受合同約束,放棄了依法應當享有的撤銷權,在有撤銷權的一方放棄撤銷權后,法律效力為撤銷權消滅,合同具有絕對效力。當事人不能再以同樣理由要求撤銷合同,但應當按照合同規定履行義務,否則將構成違約。在何種情況下,撤銷權應當消滅。本條規定,當事人的撤銷權應當在以下兩種情況下消滅:。具有撤銷權的一方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權的原因之日起1年內未行使撤銷權。在可撤銷合同中,具有撤銷權的一方有權撤銷合同,但該方的撤銷權不是無限的,即,撤銷權人必須在規定期限內行使撤銷權,因為可撤銷合同往往只涉及一方當事人意圖的不真實表達。如果當事人自愿接受此類合同的后果,法律將使此類合同生效。但是,如果撤銷權持有人長期不行使其權利,不主張解除合同,合同將長期處于不穩定狀態,不利于社會經濟秩序的穩定,也不利于交易的加速發展;同時,也可能使法院或仲裁機構在決定是否準予撤銷時因時間過長而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決。基于這種考慮,各國立法往往明確規定撤銷權必須在規定的期限內行使。逾期不行使的,撤銷權人將喪失解除合同的權利,合同有效。《民法通則》雖然對可撤銷的民事行為作出了規定,但對撤銷的期限沒有作出明確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七十三條中對此作了規定,當事人請求變更或者撤銷的民事行為成立一年以上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本文在借鑒國外規定和總結我國司法實踐經驗的基礎上,規定了我國可撤銷合同的行使期限,即撤銷權人行使本條規定的撤銷權的期限為一年,即在一年內,具有撤銷權的一方必須行使其撤銷權,否則,該方將失去解除合同的權利,因此該方必須受合同約束,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關于何時計算期限,本條規定,可撤銷合同的解除期限為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解除原因之日起一年,即:,撤銷權的行使期限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計算。本規定中的“1年”為除外責任期,不包括訴訟時效。換言之,在這段時間內,這段時間沒有中斷或暫停。“一年”是一個固定期限,有撤銷權的一方不能要求延長該期限。與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可以轉租房屋的部分嗎
2021-03-02合同終止的條件主要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2021-03-25賠償委員會的組成
2021-01-15散播公民隱私如何處理
2020-11-11交通責任書下來對方不簽字怎么辦
2020-12-26搶黃燈出現交通事故是全責嗎
2021-01-16離婚后不付撫養費就不能探望子女嗎
2021-02-13男方房屋贈與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16建筑施工專屬管轄包括哪些
2021-02-14執法中隊蓋章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8交通意外保險怎么賠償
2021-01-01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的民事責任是自己承擔嗎
2021-01-31借款擔保協議保質期有多久
2021-02-282020輕微傷有等級嗎
2021-01-20勞動關系解除后用人單位須在15日內辦理檔案轉移手續
2021-02-28事業單位解聘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1-01-21投保一定能獲得賠償嗎
2020-11-08保險欺詐可以行政仲裁嗎
2020-11-07離婚時夫妻雙方為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險怎樣分割
2020-12-22保險合同成立有什么要件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