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五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一)撤銷權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未行使撤銷權;(二)撤銷權人明確表示或者放棄在下列情況下以自己的行為撤銷的權利:了解撤銷原因。本條規定了撤銷權的消滅,撤銷權是一種權利。解除權人可以行使解除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解除或者變更合同,也可以放棄解除權,不行使。當事人的撤銷權在何種情況下終止?本條規定,當事人的撤銷權在下列兩種情況下消滅:。具有撤銷權的一方自知道或應當知道可撤銷合同中撤銷權的原因之日起1年內未行使撤銷權,具有撤銷權的一方有權撤銷合同,但該方的撤銷權不是無限的,即,撤銷權人必須在規定期限內行使撤銷權。因為可撤銷合同通常只涉及一方當事人意圖的不真實表達。如果當事人自愿接受此類合同的后果,法律將使此類合同生效。但是,如果撤銷權持有人長期不行使其權利,不主張撤銷合同,則合同將長期處于不穩定狀態,不利于社會經濟秩序的穩定,也不利于加快交易的發展。同時,也可能使法院或仲裁機構在決定是否準予撤銷時因時間過長而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決。基于這種考慮,各國立法往往明確規定撤銷權必須在規定的期限內行使。超過該期限不行使的,撤銷權人將喪失解除合同的權利,合同有效
雖然《民法通則》對可撤銷的民事行為作出了規定,但對撤銷的期限沒有明確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七十三條中作了規定。可以變更或者撤銷的民事行為,當事人自成立之日起一年以上要求變更或者撤銷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本文在借鑒國外規定和總結我國司法實踐經驗的基礎上,規定了我國可撤銷合同的行使期限,即撤銷權人行使本條規定的撤銷權的期限為一年,即在一年內,具有撤銷權的一方必須行使其撤銷權,否則,該方將失去解除合同的權利,因此該方必須受合同約束并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關于何時計算期限,本條規定,可撤銷合同的解除期限為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解除原因之日起一年,即:,撤銷權的行使期限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計算。本規定中的“1年”為除外責任期,不包括訴訟時效。換言之,在這段時間內,這段時間沒有中斷或暫停。“一年”是一個固定期限,有撤銷權的一方不能要求延長該期限。撤銷權人在知道撤銷原因后,以自己的行為明確表示或放棄撤銷權。撤銷權是具有撤銷權的一方的權利,因此,該方可以行使撤銷權或放棄撤銷權。本條第二項規定了具有撤銷權的一方放棄撤銷權的方式。當事人可以通過兩種方式放棄撤銷權:一是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在知道撤銷原因后明確放棄撤銷權。明示放棄撤銷權是一種典型的撤銷權處分方式。放棄撤銷權的明確表達可以口頭或書面形式。任何默示方式均不構成對撤銷權的放棄。第二,有撤銷權的一方已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有撤銷權的當事人放棄撤銷權的,不必向當事人說明。他也可以通過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例如,當合同履行期限屆滿時,一方自動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或要求另一方享有合同規定的債權。例如,具有撤銷權的一方起訴另一方違約,而不是向法院申請撤銷合同,這是放棄撤銷權的行為。當事人自愿以自己的行為受合同約束,放棄了依法應當享有的撤銷權,在有撤銷權的一方放棄撤銷權后,法律效力為撤銷權消滅,合同具有絕對效力。當事人不能再以同樣理由要求撤銷合同,但應當按照合同規定履行義務,否則將構成違約。在何種情況下,撤銷權應當消滅。本條規定,當事人的撤銷權應當在以下兩種情況下消滅:。具有撤銷權的一方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權的原因之日起1年內未行使撤銷權。在可撤銷合同中,具有撤銷權的一方有權撤銷合同,但該方的撤銷權不是無限的,即,撤銷權人必須在規定期限內行使撤銷權,因為可撤銷合同往往只涉及一方當事人意圖的不真實表達。如果當事人自愿接受此類合同的后果,法律將使此類合同生效。但是,如果撤銷權持有人長期不行使其權利,不主張解除合同,合同將長期處于不穩定狀態,不利于社會經濟秩序的穩定,也不利于交易的加速發展;同時,也可能使法院或仲裁機構在決定是否準予撤銷時因時間過長而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決。基于這種考慮,各國立法往往明確規定撤銷權必須在規定的期限內行使。逾期不行使的,撤銷權人將喪失解除合同的權利,合同有效。《民法通則》雖然對可撤銷的民事行為作出了規定,但對撤銷的期限沒有作出明確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七十三條中對此作了規定,當事人請求變更或者撤銷的民事行為成立一年以上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本文在借鑒國外規定和總結我國司法實踐經驗的基礎上,規定了我國可撤銷合同的行使期限,即撤銷權人行使本條規定的撤銷權的期限為一年,即在一年內,具有撤銷權的一方必須行使其撤銷權,否則,該方將失去解除合同的權利,因此該方必須受合同約束,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關于何時計算期限,本條規定,可撤銷合同的解除期限為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解除原因之日起一年,即:,撤銷權的行使期限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計算。本規定中的“1年”為除外責任期,不包括訴訟時效。換言之,在這段時間內,這段時間沒有中斷或暫停。“一年”是一個固定期限,有撤銷權的一方不能要求延長該期限。與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微信被騙報警當地不受理該怎么辦
2021-01-06遺囑公證去哪里辦
2020-11-09父母有權利干擾兒女離婚嗎
2020-11-14不動產可以行使留置權嗎
2021-02-05錄音能否作為離婚證據使用
2021-02-27扣押商品車是否構成刑事犯罪
2020-12-21商業銀行工作人員索取回扣造成損失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22車輛沒過戶怎么簽免責合同
2021-03-04合同債權的特點是什么
2021-02-24企業作為擔保人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1-03-10簽訂勞動合同試用期過了沒漲工資怎么辦
2020-12-10人壽保險的受益人是誰,人壽保險該怎么理賠
2021-02-08人身意外險的內容
2020-12-17飛機延誤酒店怎么處理,飛機延誤無法按時入住酒店怎么辦
2021-01-16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有多久
2021-02-13夫妻離異配偶附加險無效怎么維權呢
2021-01-27私人土地轉讓合同怎么寫
2020-11-30如何寫拆遷安置房申請
2021-02-12公租房拆遷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2-10房屋拆遷補償按面積還是人頭進行計算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