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五條的規定,合同解除權的時效期限一般為幾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一)撤銷權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未行使撤銷權;(二)撤銷權人在知道撤銷事由后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撤銷。可撤銷合同的五種情形。欺詐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六十八條的規定,欺詐是指當事人故意欺騙他人,使他人犯錯而訂立的合同。脅迫
根據《民法意見》第69條,脅迫是指一方以物質或精神上的脅迫直接迫使另一方與另一方訂立合同。也就是說,行為人威脅要對公民及其親屬的生命、健康、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或者對法人的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迫使對方作出違背真實意思的行為。行為人利用他人的危險,根據《民法意見》第七十條的規定,利用他人的危險情況或者緊急需要,強迫對方接受一些明顯不公平的條件,并作出與其真實意思相反的意思表示。例如,乙方一直想購買甲方的郵票,但甲方不想出售。一天,甲方的兒子不幸掉進水庫。當時只有一個乙方會游泳。一位甲方要求圍觀者用一大筆錢救他的兒子,因此一位乙方提議不支付一大筆錢。只要郵票被用作獎勵,甲方就迫不及待地想救他的兒子,必須同意這一要求。事后,一名甲方的兒子獲救,但因此,該案件有被他人利用的危險。重大誤解根據《民法意見》第七十一條的規定,重大誤解是指行為人對合同的重要內容理解錯誤而訂立的合同。重大誤解往往是由于自己的過錯造成的,導致對行為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的種類、質量、規格和數量以及合同的其他內容的錯誤理解,從而導致違反自己意愿的行為的后果。明顯不公平根據《民法意見》第72條,明顯不公平是指合同中權利義務關系明顯不符合權利義務平等原則的合同。這種情況下,一方利用其優勢或另一方缺乏經驗,使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明顯違反了民法的基本公平原則和等價賠償原則,另一方的利益受到嚴重損害。以上是lyba編輯給出的答案。com對“合同撤銷權的時效期限為幾年”。一般來說,可撤銷合同的撤銷權的時效期限為一年,同時補充了可撤銷合同的五種情形。如果您有任何其他問題,LBA還提供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再次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能判處死刑的情形怎么規定
2021-02-22專利工作部門可以參與推薦專利產品活動嗎
2021-03-12商號權如何救濟
2021-02-12假冒注冊商標罪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2-19交通事故主要責任認定工傷可以嗎
2021-02-20殘疾賠償金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1個體診所助理醫師獨立執業如何處罰
2021-01-13房屋贈與合同怎樣寫才生效
2021-01-22配偶是直系親屬嗎
2021-01-16婚前隱瞞身體缺陷算騙婚嗎
2021-01-08一審和二審敗訴終審可能勝嗎
2020-12-15撫養權拒絕執行怎么處理
2020-11-26抵押登記在債務履行期滿多久有效
2020-12-28房屋裝修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2-17人員聘用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1-30解除勞動合同后多久能取公積金
2020-12-01家政服務人員受傷能適用雇傭損害關系索賠嗎
2021-03-05勞動仲裁員聘任期是幾年
2021-02-18企業違規讓員工提前復工怎么處理
2020-11-26哪些事故不屬于意外險的保險賠償范圍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