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經營模式是商品經濟的產物。合伙制的規定最早見于公元前18世紀的《巴比倫漢謨拉比法典》。第99條:有人合伙給別人錢,然后他們在上帝面前平等分享,無論盈虧。合伙關系是指兩個或多個當事方之間為實現某種目的而相互合作的協議。合伙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在法人制度形成之前,合伙是商品經濟關系中共同生產經營商品的唯一形式。早在一千多年前,羅馬法就規定:“合伙是指兩人或兩人以上相互約定共同經營一家合資企業,共同分配利潤和虧損的合同。”可以看出,羅馬法將合伙定義為合同關系,而這一概念被后來的大陸法系國家所繼承,《德國民法典》第705條也規定“根據合伙合同,每個合伙人都有義務以合同的形式促進共同事業目的的實現,特別是提供約定的出資?!庇捎趥鹘y民法是以個人為基礎的私法,所以當時的學者將合伙視為一種契約關系,并否認其是一種法律主體。主體是參與合伙企業的每個人,而不是合伙企業本身,因此否認合伙企業具有獨立的民事主體地位。然而,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合伙制不斷得到完善和發展,并逐漸具有獨立的民事主體地位。因此,近年來,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國家都對合伙的法律地位作出了新的規定。1978年修訂的《法國民法典》第1842條規定,“非休眠合伙企業自登記之日起享有法人資格?!边@樣,合伙的民事主體地位就得到了法律的承認?!睹绹y一合伙法》還承認,合伙是與法人不同的另一項公民權利。此外,德國、日本、比利時、菲律賓等國家已賦予合伙企業法人資格。我國《民法通則》在形式上仍沿用大陸法系民事主體“二分法”的傳統立法體例,但在民事主體部分,它實際上承認了“合伙-合營”,合伙是公民與法人之間的特殊民事主體
雖然我國民事立法沒有明確規定合伙是一個獨立的民事主體,但《民法通則》和1997年頒布的《合伙法》對合伙設定了許多權利和義務,這實際上客觀上承認了合伙的獨立民事主體地位。同時,從合伙地位法律承認的不斷發展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這樣一個清晰的輪廓,即作為獨資、合伙和公司的法律反映,有三種不同類型的民事主體:自然人、合伙和法人,以及三種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個人所有制,合伙企業所有權和法人所有權。這是法律對個人合伙法律地位的完全承認。合伙作為一項民事法律制度,順應了商品生產者從獨資到共同經營的必然趨勢。它將以法律上獨立的人格在商品經濟社會中長期存在。因此,我國民事立法應正視這一客觀事實,明確賦予合伙企業獨立的民事主體地位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父母有權利干擾兒女離婚嗎
2020-11-14外匯管制的對象是什么
2021-03-20婚后獨自買房如何才能算自己的個人財產
2020-12-19民法宣告失蹤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25申請人評殘情況公示期限
2021-01-12執行死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25預售房屋抵押登記手續是什么
2021-03-14商鋪員工在商場摔傷的話誰來承擔責任
2021-01-28買二手房中介起什么作用
2021-03-09競業限制解除后是否要遵守保密協議
2021-03-21計件工人被裁員的怎么補償
2021-01-15勞動糾紛過多久失效
2021-01-16私家車保全險多少錢
2021-01-23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19不同的保險公司怎么具體運作資產
2020-11-30保險合同中的告知義務的性質是強制的嗎
2020-12-25淺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22勞動局的保險認證什么時間結束
2021-01-19保險公司為什么拒絕賠償
2021-02-06明知患病仍承保 保險公司被判賠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