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的方式是什么?《民法典》將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繼承法》的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屆時,這一規定將被民法典取代,相關司法解釋也將失效。《民法典》施行前的規定如下:
我國繼承法第五條規定了繼承方式:“繼承開始后,依照繼承法,有遺囑的,依照遺囑或者遺產處理;有遺贈維修協議的,按協議辦理。”根據繼承法,遺產的繼承方式主要有四種:
1。遺囑繼承,即被繼承人在死前立遺囑,指定繼承人繼承自己的遺產。遺贈是指死者生前立遺囑,將遺產捐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三。遺贈扶養協議,即死者與被扶養人訂立協議,被扶養人承擔被扶養人的生、死、葬義務,被扶養人死亡后,其全部或者部分財產歸被扶養人所有。這種方式主要出現在沒有贍養老人的情況下。法定繼承,即在沒有上述三種情形的情況下,法律根據親屬關系的距離確定順序。法定繼承人的第一順序是配偶、子女和父母;第二順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和祖父母。繼承開始時,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第一順序沒有繼承人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如果同時有兩種以上的繼承,在四種繼承中,遺贈扶養協議的效力最高,其次是遺贈,法定繼承的效力最低。除上述四種情況外,還有以下兩種情況:
1。代位繼承。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子女的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一般來說,代位繼承人只能繼承其父親或者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繼承人在被繼承人死后繼承前死亡的,其繼承份額由其他繼承人承擔。
為了防止一些不好的事情發生,事實上,死者可以提前立遺囑,避免一些繼承糾紛。對于繼承,主要有遺囑繼承、遺贈、遺贈扶養協議和法定繼承。其中,法定繼承效力最低,遺贈扶養協議效力最高。更多信息請關注律霸。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在爭議期間是否正常執行
2021-03-05企業破產法的最新解釋
2020-12-30互聯網金融中的法律視角
2021-03-20行政處罰多長時間有滯納金
2020-11-21申請財產保全需要多少費用
2021-03-06找二手房中介怎么安全交易
2021-03-24集資房是什么意思
2020-12-13勞動合同期限怎么填
2021-01-02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變更勞動合同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4正式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0-12-30什么情況公司不能勸退員工
2021-03-22承擔產品責任有哪些主要方式
2021-02-17工程保險費的風險因素有哪些
2021-02-15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要理賠嗎
2021-01-27保險合同部分無效會影響合同效力嗎
2021-02-2270歲老人被打失去勞動力怎么賠嘗
2021-03-02患宮外孕不屬保險公司列舉式條款免責范圍
2020-11-25車禍受傷保險賠償有期限嗎
2020-11-27保險賠償金給付的若干法律問題
2020-12-06對強制保險的思考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