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繼承權的喪失會產生什么影響(《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有效期:2020年12月31日)
人民法院應當以判決書的形式確認繼承權的喪失。人民法院判決確認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繼承權的喪失自繼承開始時追溯生效。繼承權的喪失導致繼承人被依法剝奪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資格的法律后果,從而導致客觀意義上的繼承權的喪失。這種損失只對特定的被繼承人具有法律效力,即繼承權的喪失只是繼承人對特定被繼承人的繼承權的喪失。繼承人因法律原因喪失對特定被繼承人的繼承權的,不喪失對其他被繼承人的繼承權。繼承權的喪失對繼承人的直系血親也有影響。也就是說,如果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繼承人的直系血親不能代位繼承。繼承權的喪失對善意第三人沒有影響,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喪失繼承權的人處分被繼承人遺產的,無權處分他人財產。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應當適用善意取得原則,保護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權益。第三人善意取得有償財產的,他人不能要求第三人返還不當得利,只能要求喪失繼承權的繼承人返還不當得利。第二,在什么情況下繼承權會喪失。繼承人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無論是為了爭奪遺產,還是為了其他目的,只要有故意殺人,無論是既遂還是未遂,都是嚴重犯罪。(2)為了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繼承人殺害其他繼承人,為爭奪繼承權而殺害其他繼承人,包括法定繼承人殺害遺囑繼承人的情形,遺囑繼承人殺害法定繼承人的情形;二等繼承人殺害一等繼承人的情形。根據相關司法解釋,繼承人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繼承人以遺囑形式指定遺產由繼承人繼承的,可以確認遺囑無效,依照《繼承法》第八條的規定處理。(三)遺棄被繼承人或者嚴重虐待被繼承人的。遺棄被繼承人,是指沒有勞動能力和生活來源的被繼承人拒絕履行贍養義務;所謂虐待被繼承人,是指對被繼承人生前的身心摧殘或者折磨。
放棄繼承人的,無論情節嚴重與否,都喪失繼承權。但是,如果繼承人確有悔改表現,被遺棄人在其一生中有寬恕表現,則不能確認其已喪失繼承權。
對死者的虐待是否嚴重取決于虐待的時間、手段、后果和社會影響。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喪失繼承權。如果被繼承人在被虐待之前表現出悔改和寬恕,他的繼承權將不會得到確認。(四)偽造、篡改、毀滅遺囑,情節嚴重的。所謂偽造遺囑,就是以被繼承人的名義立假遺囑。所謂篡改遺囑,就是改變繼承人所立遺囑的內容。所謂遺囑消滅,是指繼承人對遺囑的消滅。偽造、篡改、毀滅遺囑情節嚴重與否,是判斷繼承權是否喪失的標準。根據司法解釋,繼承人偽造、篡改、毀滅遺囑,侵害缺乏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的繼承人利益,造成生活困難的,應當認定其行為情節嚴重。三是最新消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125條【繼承權的喪失和恢復】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三)遺棄、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四)偽造、篡改、隱匿、毀滅遺囑,情節嚴重的;(五)強迫、阻礙被繼承人立遺囑的,變更或者撤回遺囑,情節嚴重的。繼承人有前款第(三)項至第(五)項行為,悔改的,被繼承人表示原諒或者以后在遺囑中將其列為繼承人的,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受贈人有本條第一款行為的,喪失繼承權。
上述知識是對“喪失繼承權將產生什么影響”問題的回答。由此可見,我國相關法律明確規定,繼承權的喪失對善意第三人不產生影響,繼承人繼承權的喪失不應當對抗善意第三人。喪失繼承權的人處分被繼承人遺產的,無權處分他人財產。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應當適用善意取得原則,保護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權益。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法司法解釋二
2020-12-26前后矛盾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132020國家賠償新標準是多少,最近兩年的國家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1-20財產保全后會面臨什么法律風險
2020-11-20支票保證與保付的區別
2021-03-19如何預防拖欠工程款
2021-02-19新婚姻法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2-24婚后買房登記在一方名下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2-21開庭后調解成功的訴訟費由誰承擔
2021-03-11醫療事故喪葬費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5工傷社保賠了單位還要怎么賠
2021-01-05房屋貸款銀行要評估嗎
2021-01-07合同形式的概念
2021-01-13財產損失多少才能立案
2020-12-21私人地皮有土地使用證可以買賣嗎
2021-03-14回購房
2020-11-12合同期內崗位調動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1-02-13公司倒閉派遣制制員工怎么賠償
2021-01-07“三個期限”避免保險合同糾紛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21重復保險分攤原則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