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放棄繼承權的法律后果是什么(繼承法生效期限:2020年12月31日)
放棄繼承權實際上是放棄繼承的地位和份額。繼承人一旦表示放棄遺產的意思,就意味著繼承人將永遠喪失對特定被繼承人遺產的繼承權,不再可以撤銷。
放棄繼承的能指必須是完全能力的繼承人,而能指應該是他自己創造的。無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的法定代表人不得代表無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放棄遺產。繼承人放棄遺產的,不再承擔依法向被繼承人納稅、清償債務的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在處分遺產之前,應當放棄遺產?!边@一規定表明,放棄遺產只能以明示方式作出,應當在遺產分割之前作出。遺產分割前未明確放棄繼承權的,視為接受;遺產分割后放棄繼承權的,不是繼承權,而是遺產所有權。根據我國繼承法規定,繼承人在繼承開始后放棄繼承的,應當在處理繼承前放棄繼承。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同時,在司法實踐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放棄繼承的表示必須在繼承開始后作出。因為在繼承開始之前,繼承人沒有主觀處分權,只有客觀處分權,這只是一種資格,不能放棄。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應當在遺產分割前作出。因為在遺產分割后,遺產已經轉化為繼承人的個人財產。此時,即使繼承人放棄繼承,他們放棄的也不是繼承權,而是個人財產的所有權。繼承人放棄繼承權是單方面的法律行為,未經任何人同意或者同意,他有放棄繼承權的自由。但是,繼承人放棄繼承權會損害第三人利益的,繼承人不得放棄繼承權。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繼承人因放棄繼承權不能履行法定義務的,放棄繼承權行為無效。三是繼承開始后的最新情況(《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124條【繼承的接受和放棄】如果繼承人放棄繼承,遺產處分前,應當作出放棄遺產的書面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遺產。受贈人應當在知道遺產后60日內表示接受或者放棄遺產;逾期不表示接受的,視為放棄遺產。
以上是《經濟學人》編輯對“放棄繼承權的法律后果是什么”的回答律師網. 我們可以理解,一旦繼承人放棄繼承權,就意味著繼承人永遠無權繼承特定被繼承人的遺產,也不能被撤銷。如果您有任何其他問題,我們還提供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地役權在兩塊地上如何建物
2021-01-09約定傭金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1-03-0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訴訟時效屆滿能否重新確認債權的幾個批復附解析
2020-12-04丈夫偷拍妻子出軌傳播視頻及照片違不違法
2020-12-04知識產權入股公司解散可抵債嗎
2021-02-11抵押到期債務未還清怎么辦
2021-01-24夫妻個人債務怎么取證
2021-03-14附身份關系的贈與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18調解后財產還查封嗎
2021-01-01女方爭取撫養權的有利條件需要哪些
2021-01-17消費合同多久生效
2021-03-01幫別人擔保買房需要承擔什么責任呢
2020-11-19一房多租詐騙15萬,一房多租構成犯罪嗎
2021-01-16試用期離職扣除成本培訓費違法嗎
2020-11-14辭退和開除有什么區別有哪些
2020-11-13為什么旅行社責任保險應改為法定保險
2021-03-02投保人如果體檢不合格保費會退回來嗎
2021-01-23怎樣區分保險事故發生前后的解除
2020-12-26辭職后用人單位不辦理保險交移
2021-03-01機動車出險如何合理獲得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