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沒有規定簽訂固定期限合同的最長期限,應通過勞資雙方協商解決。但約定期限不宜過長或過短,一般為1至5年
第十二條勞動合同分為定期勞動合同,第十三條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合同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協商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的時候。根據勞動關系的建立,可分為三種情況:(一)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建立勞動關系時訂立勞動合同。即用人單位開始使用勞動者時,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在這種情況下,勞動合同在雇主使用工人的同時生效。(II)雇主和雇員在勞動關系建立后一個月內簽訂勞動合同。也就是說,雇主在開始使用員工時沒有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但在開始使用員工后的一個月內與員工簽訂了勞動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在這種情況下,雇主首先使用工人,然后與工人簽訂勞動合同。(III)雇主和雇員在建立勞動關系之前簽訂勞動合同。也就是說,雇主和雇員之間簽訂的勞動合同規定,雇主將在勞動合同簽訂后的一段時間內使用雇員。在這種情況下,雇主首先與工人簽訂了勞動合同,然后在一段時間后使用工人。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到期后能否續簽(I)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到期并終止后,用人單位續簽通知是一項法律義務,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5)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改善勞動合同約定的條件續簽勞動合同外,勞動者不同意續簽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終止定期勞動合同。由此可以推斷,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因履行期滿終止后,用人單位僅通過維持或改善勞動合同約定的條件要求勞動者續簽勞動合同,勞動者拒絕續簽的,用人單位無需支付經濟補償。勞動者是否愿意續簽勞動合同,必須以用人單位的“通知”為依據。(二)用人單位未履行續簽通知義務的,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期滿終止后,用人單位不支付經濟補償的唯一途徑是通知勞動者通過維持或改善勞動合同約定的條件續簽勞動合同,勞動者拒絕。一旦雇主未能履行上述續簽通知義務,則無法證明工人拒絕續簽合同。如果用人單位不能證明勞動者拒絕續簽合同,應依法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上述知識就是對“簽訂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最長時間是多長”問題的回答。《勞動合同法》沒有規定簽訂固定期限合同的最長期限,應由勞資雙方協商解決。然而,商定的期限不應太長或太短,通常為1至5年。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訪問互聯網尋求法律咨詢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投訴不處理是否可申請復議
2021-01-27樓房被遮光可以要求補償嗎
2020-12-20涉外家事案件有哪些代理技巧
2021-01-15女子分手后生下孩子,男方否應當承擔撫養費
2021-02-24最新輕傷鑒定標準
2021-02-05為什么有精神損失賠償
2020-11-15對交通事故認定書不服不能提起行政訴訟
2021-01-29交通違法記錄與個人信用掛鉤嗎
2020-12-02商業銀行法中的關系人是指什么
2020-11-15合同不能履行可否因為疫情免責
2021-03-06降低損失的退保技巧有哪些
2020-12-22產品質量責任保險中如何計算賠償
2021-03-02出境旅游保險種類有什么
2020-11-16單位不辦保險,員工辭職遭索培訓費
2021-01-21投保人代替被保險人簽名這份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20某保險公司船舶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1-30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2-22意外保險哪些人不理賠
2021-03-09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保險公司拒賠
2020-11-28究竟哪些險種可將地震劃為承保責任范圍內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