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沒有規定簽訂固定期限合同的最長期限,應通過勞資雙方協商解決。但約定期限不宜過長或過短,一般為1至5年
第十二條勞動合同分為定期勞動合同,第十三條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合同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協商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的時候。根據勞動關系的建立,可分為三種情況:(一)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建立勞動關系時訂立勞動合同。即用人單位開始使用勞動者時,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在這種情況下,勞動合同在雇主使用工人的同時生效。(II)雇主和雇員在勞動關系建立后一個月內簽訂勞動合同。也就是說,雇主在開始使用員工時沒有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但在開始使用員工后的一個月內與員工簽訂了勞動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在這種情況下,雇主首先使用工人,然后與工人簽訂勞動合同。(III)雇主和雇員在建立勞動關系之前簽訂勞動合同。也就是說,雇主和雇員之間簽訂的勞動合同規定,雇主將在勞動合同簽訂后的一段時間內使用雇員。在這種情況下,雇主首先與工人簽訂了勞動合同,然后在一段時間后使用工人。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到期后能否續簽(I)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到期并終止后,用人單位續簽通知是一項法律義務,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5)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改善勞動合同約定的條件續簽勞動合同外,勞動者不同意續簽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終止定期勞動合同。由此可以推斷,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因履行期滿終止后,用人單位僅通過維持或改善勞動合同約定的條件要求勞動者續簽勞動合同,勞動者拒絕續簽的,用人單位無需支付經濟補償。勞動者是否愿意續簽勞動合同,必須以用人單位的“通知”為依據。(二)用人單位未履行續簽通知義務的,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期滿終止后,用人單位不支付經濟補償的唯一途徑是通知勞動者通過維持或改善勞動合同約定的條件續簽勞動合同,勞動者拒絕。一旦雇主未能履行上述續簽通知義務,則無法證明工人拒絕續簽合同。如果用人單位不能證明勞動者拒絕續簽合同,應依法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上述知識就是對“簽訂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最長時間是多長”問題的回答。《勞動合同法》沒有規定簽訂固定期限合同的最長期限,應由勞資雙方協商解決。然而,商定的期限不應太長或太短,通常為1至5年。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訪問互聯網尋求法律咨詢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有什么用,工傷鑒定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22專利費用繳納的方式有哪些
2021-02-10知識產權與物權的關系是什么
2021-03-19如果抵押物沒登記合同有效嗎
2020-12-20湖北最新勞動合同范本
2020-12-31買賣婚姻能提出離婚嗎
2021-03-24學校沒收手機是違法嗎
2020-12-17注冊倉單定義和流程是什么
2020-11-07學校對學生事故承擔過錯責任嗎
2020-11-23哪些霸王條款購房時應該注意
2021-01-24辭職是否必須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取保候審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勞務外包的好處有哪些
2021-01-06哺乳期什么情況可以直接申請仲裁
2021-02-24意外傷害保險費率
2021-02-0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賠償案
2021-01-28建設工程設計責任保險條款
2021-02-09一般附加險有哪些險別
2021-03-05倉儲物保險的代位求償權
2021-02-12農村居民應該怎樣主張以城鎮居民標準賠償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