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中沒有規定的職位是否違法
第八條用人單位聘用
勞動者時,應當如實告知勞動者工作內容、工作條件、工作場所、職業危害、安全生產狀況等情況,
勞動報酬和勞動者要求的其他信息;用人單位有權了解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勞動者的基本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解釋第十六條勞動合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后生效,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應當在勞動
合同文本上簽名或者蓋章。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勞動合同。第十七條勞動合同應當載明下列條款:(1)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2)用人單位的名稱,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或其他有效身份證件的地址和號碼(三)勞動合同期限(四)工作內容和地點(五)工作時間、休息和休假(六)勞動報酬(七)社會保險(八)
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九)
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列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除前款規定的必要條款外,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培訓、保密、補充保險、,福利待遇等事項勞動合同中沒有規定責任的必要條款。《勞動
合同法》第八十一條規定,用人單位提供的勞動合同文本中沒有本法規定的必要勞動合同條款,或者用人單位未向勞動者交付勞動合同文本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
承擔賠償責任。本規定明確了與勞動合同文本相關的法律責任。勞動合同文本應當明確勞動合同的必要條款,并將文本送達勞動者。勞動者在收到勞動合同文本后,可以通過文本了解勞動合同的具體內容和自己的權利義務,也可以知道在訂立勞動合同時與用人單位達成的有關其權益的規定是否真正寫入勞動合同文本。現實中,當用人單位提供的勞動合同文本不包含勞動合同的必要條款或用人單位不向勞動者交付勞動合同文本時,大多侵犯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勞動法律法規中也沒有明確規定,造成勞動者權益保障缺乏依據。《勞動合同法》規定了法律責任,彌補了以往法律法規的不足,為勞動者維護自身權益提供了進一步的法律依據,用人單位提供的勞動合同文本不包含勞動合同的必要條款或者用人單位未向勞動者交付勞動合同文本的,其法律責任如下:一是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即:,用人單位應當要求勞動合同文本包含勞動合同的必要條款,或者將勞動合同文本交付勞動者,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二是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即勞動行政部門應當根據勞動者遭受損害的程度作出相應的賠償和處罰;或者根據勞動者的申請,人民法院依法審理后,應當作出相應的
判決。上述知識是對“勞動合同中未約定的崗位是否違法”問題的回答。勞動合同應包括工作內容、勞動報酬、工作時間等,而工作內容指的是崗位,因此沒有約定崗位的勞動合同是違法的。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訪問互聯網尋求法律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