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產生協商代表參加集體協商的雙方代表人數應相等。每一方應至少有3名代表,每一方應指定一名首席代表。用人單位工會主席和用人單位法定代表人分別擔任勞動者和企業的首席代表;因任何原因不能履行的,應當書面委托代表履行。職工方面的代表由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代表大會選舉產生。設立女工委員會或者女工占一定比例的用人單位,應當至少有一名女工代表。業主代表由業主確定。用人單位尚未建立工會組織的,由當地工會或者行業工會在企業職工的指導下民主選舉職工代表。首席代表由全體代表選舉產生。代表因任何原因不能履行職務超過半年的,視為自愿放棄代表資格,當事人應當選舉新的代表并通知對方。提出并回應
如果一方要求簽署集體協議,另一方應在20天內作出書面回應,然后就協商的時間、地點、內容和相關事項達成一致。集體協商
對于集體協議的內容,雙方協商代表有義務向對方提供相關信息和資料,并進行集體協商。涉及保密規定或者商業秘密的,適用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最長談判期限不得超過60天。如果集體協商未能達成協議或出現意外情況,經雙方代表同意,可暫停協商。暫停期限以及下次談判的時間、地點和內容應由雙方商定。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的集體協議草案或特別集體協議草案,在職工代表大會或全體職工討論集體協議草案或特別集體協議草案時,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全體職工討論特別集體協議,三分之二以上的職工代表或職工出席,集體協議草案或特別集體協議草案須經全體職工代表或全體職工過半數同意方可通過。雙方首席代表簽字。集體合同簽訂后十日內,用人單位應當將正式合同一式三份及說明材料報送有管轄權的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主管部門審查。用人單位工會還應當向當地上一級工會提交正式合同,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對提交的集體合同或者專項合同的下列內容的合法性進行審查:合同雙方主體資格是否符合規定法律法規;集體協商程序是否違反法律、法規和規章;集體合同或專項合同的內容是否與國家法律法規相沖突。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集體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內,將集體合同的審查意見書面通知雙方,并正式生效并向社會公布
;15日內未提出書面異議的,集體合同生效;如提出書面異議,締約雙方應協商、修改或解釋,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代表大會討論批準后重新提交。地方工會、行業工會對集體合同有異議的,應當通過同級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向企業提出書面意見,說明簽訂集體合同應當注意的事項。集體合同的簽訂應當以集體協商為基礎。集體協商是指企業工會或職工代表與相應的企業代表為簽訂集體合同而進行的協商。集體協商應當遵守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平等合作的原則。集體協商的內容、時間、地點由雙方共同商定。在不違反相關保密規定、不涉及企業商業秘密的前提下,協商雙方有義務向對方提供與集體協商有關的信息或材料。集體合同的期限為一至三年。在集體合同規定的期限內,雙方代表可以對集體合同的履行情況進行檢查。當簽訂集體合同的環境和條件發生變化,致使集體合同難以履行時,集體合同的任何一方均可要求變更或終止集體合同。當一方提出變更、修改或終止集體合同時,另一方應給予答復,雙方應在七天內進行協商。集體合同的簽訂應以集體協商為基礎。企業工會(職工民主選舉產生的代表或沒有工會的上級工會組織任命的代表)應代表職工與用人單位指定的代表就勞動條件、勞動報酬、福利待遇等達成協議后,進行協商,形成集體合同草案,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全體職工討論。經討論,由雙方首席代表簽字。并在簽訂后10日內將集體合同文本提交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查。集體協商的內容、時間、地點由雙方共同商定。在不違反相關保密規定、不涉及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前提下,協商雙方有義務向對方提供與集體協商有關的信息或材料。集體合同的期限一般為一至三年。在集體合同規定的期限內,雙方代表可以對集體合同的履行情況進行檢查。當雙方談判代表協商一致或集體合同簽訂環境和條件發生變化,集體合同難以履行時,集體合同可以變更或終止簽訂集體勞動合同的好處
(1)集體勞動合同可以促進生產的發展,改善職工的生活和福利條件。集體合同圍繞企業負責人的任期目標,規定了企業的生產經營計劃和發展計劃,規定了企業在完成生產任務的基礎上改善職工生活福利的計劃和措施。這不僅使企業與勞動者建立起相互依賴、相互合作的密切關系,也鼓勵雙方在平等的基礎上自覺地相互監督和制約。員工明確了企業的生產計劃,能夠努力完成或超額完成生產任務,從而促進企業的生產發展。隨著企業生產的發展,員工的生活和福利待遇也會得到改善。集體合同體現了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結合,解決了生產與生活的矛盾,使廣大職工認識到只有搞好生產才能改善生活,這必將極大地調動廣大員工的生產積極性。(2)集體勞動合同能夠更好地體現員工在企業中的主導地位,加強企業的民主管理,是企業管理民主化的重要形式。集體合同是廣大員工智慧的結晶。各種條款的討論、簽署儀式的舉行以及合同執行情況的檢查都是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外國人在中國登記結婚需要帶什么材料
2021-01-01沒有主債務可以約定抵押嗎
2020-11-24老公出軌離婚孩子歸誰
2021-01-12離婚法院調解和好后對方還是有家庭暴力能不能再次起訴離婚
2021-02-15一般代理可以調解嗎
2021-02-14用電人不注意安全用電,在合同法上可能面臨什么后果怎么規定
2020-12-10房屋中介欺詐應該如何處理
2020-12-31轉合同工前兩年的實習期算工齡嗎
2020-11-08什么是產品責任險
2021-01-03旅游保險要注意六個誤區是什么
2021-02-11人身保險具體有哪些類型
2021-03-22人身保險的受益人確定的方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保險公司為什么拒絕賠償
2021-02-06可以取消外資保險公司高管終身在中國任職資格的情形
2020-12-12怎么知道單位有沒有交保險
2021-01-20保險公司不予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0-11-27保險公司在投保中有哪些義務呢
2021-01-16《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保險法》
2020-12-05企業必須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嗎
2020-12-19保險代理人失職責任到底應該由誰來負擔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