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所謂離婚損害賠償,是指由于夫妻一方的重大過失導致婚姻關系破裂,導致夫妻雙方喪失財產,導致無過錯的一方在離婚時,對無過錯的一方所遭受的物質和精神損害承擔民事責任的法律制度新《婚姻法》對離婚賠償程序沒有明確規定。因此,離婚賠償程序適用于行政登記離婚程序和訴訟離婚程序。因為,基于婚姻法的私法性質,當夫妻雙方同意行政離婚時,如果雙方就離婚損害賠償達成協議,法律應尊重雙方意愿,不需要干預;雙方不能就離婚損害賠償達成協議的,可以訴訟離婚,由人民法院依法判決。構成要件《民法通則》的基本理論確定了一般民事侵權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由于離婚案件也是民事案件,離婚損害賠償是婚姻家庭中的一種侵權行為,因此應符合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并可適用民法通則的規定。(1)行為的違法性。違法是侵權責任的前提。關于離婚損害賠償,《婚姻法》第46條規定了提出離婚損害賠償的法律情況。此類違法行為主要指與他人重婚、非法同居、家庭暴力、虐待、遺棄、故意殺害家庭成員。因觸犯刑法被判處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也會導致婚姻關系破裂(二)損害事實的存在。無論損害的后果是否可以用金錢衡量,對受害人的人身或財產利益造成損害的事實構成損害事實。在離婚案件中,這意味著婚姻關系因配偶一方的違法行為而破裂。當配偶一方提出離婚時,無辜一方遭受財產和非財產損失。離婚財產損害的范圍僅限于無辜配偶因離婚而遭受的現有財產權益的損失。離婚涉及的非財產損害包括人身損害和精神損害。在以下章節中,將具體描述人身傷害和精神傷害(III)存在因果關系。主要是指當事人的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是否存在著內在的必然聯系。因果關系復雜多變,但在離婚案件中,主要是指一方實施的重婚、非法同居、虐待、遺棄等違法行為,這是夫妻關系破裂和離婚的主要原因;這也是造成無辜配偶財產損失和非財產損失的直接原因。(四)行為人的主觀過錯。過錯是侵權行為構成要件中的主觀因素,它反映了行為人在實施侵權行為時的心理狀態。過錯分為故意和過失主觀態度。侵權行為過錯程度的劃分不影響其民事責任。在離婚案件中,離婚損害賠償以配偶一方的過錯為主觀要件。行為人的過錯是指主觀上實施違法行為的配偶有故意違反婚姻法或其他法律的過錯,且配偶有重婚、非法同居、虐待、遺棄等離婚原因的過錯,也可以在雙方婚后出現情感問題后辦理離婚手續。如果離婚原因是交通暴力或其他違法行為,也會給配偶帶來一定的精神和物質損害。因此,受害人可以要求一定的離婚賠償。由于國家法律對離婚賠償沒有明確規定,因此將通過協商決定,如果沒有證書離婚,賠償金額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江蘇省揚州市的精神損害賠償標準
2021-03-15侵犯哪些人格權利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2021-01-25贍養糾紛的管轄法院
2020-12-02道路交通事故賠償司法解釋
2021-01-26關于商業銀行的擔保規定
2020-12-02公司讓孕婦離職違法嗎
2021-02-26哪些建筑屬違建
2020-12-10聘用合同續簽日期可以提前簽嗎
2021-02-04經濟補償金和經濟賠償金有什么不一樣
2020-12-23買賣合同公證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5勞務派遣合同要怎樣解除
2020-12-13勞務外包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4勞務外包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18人身意外險包括自殺嗎
2020-12-07人壽保險理賠時效是多長,人壽保險理賠需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1-01-29綜合意外險保障范圍是什么
2020-11-18保險糾紛應該怎樣處理
2021-02-01保險受到欺詐如何維權
2021-01-24設立保險公司應當具備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01保險公司懷疑騙保不理賠怎么辦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