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無提單交貨一直是國內航運界存在爭議的問題。據有關統計,近年來,中國出口企業被境外進出口商騙取無提單放行貨物的案件呈直線上升趨勢。以上海海事法院為例。1999年受理此類案件25起,涉案金額2700萬元;2000年受理此類案件30起,涉案金額4500萬元。由于這些案件中的大多數承運人都在海外,法院的判決往往一紙空文,根本無法執行,導致此類糾紛層出不窮,嚴重影響了中國出口貿易的正常秩序。然而,我們注意到,在起訴承運人的同時,大多數案件也將國內貨運代理企業列為被告。因此,研究貨運代理企業無單放貨的民事責任,對于我們正確處理此類糾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許多情況下,貨運代理企業可能具有代理人、獨立經營者和混合經營者的身份。由于本文篇幅較長,而且貨運代理企業的定義也比較原始,本文只討論了貨運代理企業作為無船承運人代理人的情況,本文所討論的無提單交貨是指廣義上的無提單交貨。無提單交付是指無需出示正本提單即可交付貨物。從廣義上講,無提單交貨還應包括無正本提單提貨。事實上,交貨和提貨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本文所討論的民事責任是指民事主體違反合同義務或法定民事義務應承擔的法律后果。我們注意到,《民法通則》第六章具體規定了民事責任。在第六章中,第一節規定了民事責任的一般規定,第二節規定了不履行債務的民事責任,第三節規定了侵權的民事責任。因此,雖然學術界對民事責任的概念有很多理論,如“制裁”、“后果”、“義務”,但本文所討論的民事責任往往是按照之前的定義定義的,即無提單交付的性質一般來說,法律后果往往與行為的性質密不可分。不同的行為具有不同的法律后果。這一點可以通過民法通則得到證實。《民法通則》分別規定了違約民事責任和侵權民事責任,二者的民事責任有所不同。因此,探討無提單交付的民事責任,首先必須明確無提單交付的性質目前,海商法實踐中對無提單交付貨物性質的認定一般包括違約、侵權、,所謂違約,是指提單持有人與承運人之間存在運輸合同關系,承運人未按原提單交付貨物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報》1997年第1期公布“有限公司**電子有限公司與**局蒼馬運輸有限公司之間無提單交付糾紛”一案再審判決后,有人認為無提單交付可以統一定性為違約。如果確定無提單交付貨物是違反合同,提單持有人不得起訴承運人以外的其他相關方,因為提單持有人與他們沒有合同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紅字發票信息表怎么填
2021-01-25當事人給對方造成締約損失怎么辦
2021-03-12父母離婚后孩子姓氏問題
2021-02-01遺贈與生前贈與有什么區別
2021-03-21農田非法取土如何處罰
2020-12-13觀察期間有工資嗎
2021-01-05勞動爭議案件辦案指南
2020-11-16勞動局都管些什么
2020-11-16什么是是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及怎樣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2-14保險合同解釋原則有哪些
2021-02-18怎樣適用保險合同中的不利解釋原則
2020-12-23保險欺詐及其防治
2021-03-04本案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嗎
2020-12-12撞傷行人駛離現場,返回時掉頭撞樹如何理賠?
2021-03-16保險公司的訴訟主體是什么
2021-03-17如何申請大額保險金
2021-01-20美國環境責任保險制度的啟發
2020-12-20賓館拆遷斷水斷電影響了生意,怎么維權
2020-12-15房屋拆遷安置權可以轉讓嗎
2020-12-04拆遷時以航拍圖確定房屋是否合法,正確嗎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