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正確審理公寓所有權糾紛,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等法律的規定,結合民事審判實踐,制定《公寓所有權糾紛特別規定》。第1條依法或依物權法第二章第三節規定取得建筑物專有部分所有權者,承認為物權法第六章所稱所有人。根據與建設單位買賣商品房的民事法律行為,依法占有該房屋專有部分但尚未依法辦理所有權登記的人,可以認定為《物權法》第六章所述的所有人。第2條建筑物區分范圍內符合下列條件的房屋、停車位、攤位及其他特殊空間,應視為《物權法》第六章所述的專有部分:(一)結構獨立,可明確區分;(2) 獨立使用,可單獨使用;(3) 可以注冊為特定所有者所有權的對象。具體屬于計劃中特定房屋的梯田,以及建設單位根據計劃出售時包含在特定房屋買賣合同中的梯田,應被視為《物權法》第六章所述專有部分的組成部分。本條第一款所稱房屋,包括整個建筑物。第三條建筑物區分范圍內的下列部分,除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公共部分外,還應當認定為《物權法》第六章所稱的公共部分:(1)建筑物的基礎、承重結構、外墻、屋頂等基本結構部分,通道等公共通道部分,樓梯和大堂、消防和公共照明等輔助設施和設備,以及避難層、設備層或設備室等結構部件;(2) 不屬于業主專有部分、市政公用部分或其他權利人的其他場所和設施。業主依法共同享有建筑分區內的土地使用權,但整棟建筑的規劃用地或業主專屬的城市公共道路和綠地用地除外。第四條業主基于對住宅、商品房等專用部分具體使用功能的合理需要,無償使用其專用部分對應的屋頂、外墻等共用部分的,不視為侵權。但違反法律、法規或管理規定,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除外。第5條建設單位以出售、贈與或租賃等方式按照配置比例將車位、車庫處置給業主的,其行為符合《物權法》第七十四條第一款“先滿足業主需要”的規定。前款所稱調配比例,是指規劃確定的建筑分區內,規劃用于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和房屋數量的比例。第6條業主公用道路或其他場地所占用之額外停車位,在建筑物分區規劃停車位以外,為物權法第七十四條第三款所稱之停車位。第七條公共部分用途的變更、公共部分用于經營活動、公共部分的處置,依法或管理規定應由業主共同決定的事項,確認為《物權法》第七十六條第一款第(七)項規定的與共同共同管理權有關的“其他重大事項”。第八條《物權法》第七十六條第二款、第八十條規定的專用部分面積和建筑物總面積,可以按照下列方法認定:(一)專用部分面積按照房地產登記簿記載的面積計算;未辦理產權登記的,按照測繪機構的測量面積臨時計算;未實際計量的,暫按房屋買賣合同記載的面積計算;(2) 建筑物總面積按照前款統計總和計算。第九條《物權法》第七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的所有者人數和所有者總數,可以按照下列方法確定:(一)所有者人數按照排他性部分的數量計算,排他性部分按照一人計算。但是,建設單位未出售或者出售未交付的,或者同一買受人擁有一個以上專有部分的,按一人計算;(2) 總人數按前款統計數字之和計算。第十條依照《物權法》第七十七條的規定,未經利害關系人同意,將住所改為營業用房,利害關系人要求消除妨害、消除危險、恢復原狀或者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經多數利害關系人同意,人民法院不得支持將住所改為營業用房的所有人為其行為進行辯護。第十一條房屋所有人將房屋改為營業用房的,該房屋的其他所有人應當被認定為《物權法》第七十七條所稱的“利害關系人”。在建筑部門內,如果建筑物外的業主聲稱與自己有利害關系,他應證明房屋價值和生活質量已經或可能受到不利影響。第十二條業主以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的決定侵犯其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規定的程序為由,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其決定的,他須在知道或應知道業主大會或業主委員會已作出決定的日期起計一年內作出決定。第十三條人民法院應當支持業主發布或者查閱下列應當向業主披露的信息和材料的請求:(一)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維修資金的籌集和使用;(2) 管理規定、業主大會議事規則、業主大會或業主委員會的決定和會議記錄;(3) 物業服務合同、公用部分的使用和收入;(4) 處理建筑分區內計劃用于停車的停車位和車庫;(5) 應向業主披露的其他信息和資料。第十四條建設單位或者其他行為人擅自占用、處分業主公共部分、改變其使用功能或者進行經營活動,權利人要求消除妨害、恢復原狀、確認處置無效或者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前款規定的未經授權的經營活動,債權人要求行為人扣除合理費用后,將所得用于補充專項維修資金或者業主共同決定的其他用途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行為人應當對費用的支出及其合理性承擔舉證責任。第十五條業主或者其他人違反法律、法規、國家有關強制性標準、管理規定,或者違反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依法作出的決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可以認定為《物權法》第83條第2款所述的其他“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1)破壞房屋承重結構,破壞或者非法使用電力、燃氣、消防設施,在建筑物內放置危險或放射性物質,危及建筑物的安全或妨礙建筑物的正常使用;(2) 違反規定破壞、改變建筑物外墻形狀、顏色,破壞建筑物外觀的;(3) 違反規定裝修房屋的;(4) 非法修建或重建、占用或挖掘公共通道、道路、場地或其他公共部分。第十六條建筑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涉及專有部分的承租人、借款人和其他財產使用者的,參照本解釋處理。獨家部分的承租人、借款人和其他財產使用者應根據法律、法規、管理規定、業主大會或業主委員會依法作出的決定以及與業主達成的協議,享有相應的權利,承擔相應的義務。第十七條本解釋所稱建設單位,包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案件訴訟時效
2021-03-12債務融資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1-07解約定金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7申請支付令的案件要交申請費嗎
2021-01-04離婚起訴書要提交幾份
2021-02-17瀆職侵權罪是什么意思
2020-12-21如何把控合同中主體資格的審查
2021-03-14擔保合同法律效力該如何確定
2021-03-16房產按比例贈與契稅怎么算
2021-03-17動產質押可以抵押房產證嗎
2020-11-30公司可以跟工傷人員解除合同嗎
2020-12-03車上人員險賠償范圍多大
2021-02-07航班延誤賠償多少錢
2020-12-15被保險人死亡后投保人解除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保險合同中或字引發了一場官司
2020-11-29養老金補發
2021-01-07如何選擇合格的保險代理人
2020-12-14保險公司應賠付被砸日系車
2021-01-10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五大不同
2020-12-26住改非和普通住宅拆遷補償有什么區別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