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止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不是12個月的最高補償金
大多數人,無論是員工還是個人,都認為終止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可以持續12個月。造成這種誤解的原因有兩個:一是誤解了《勞動法》及其配套規定的含義,認為在原有的勞動法環境下,經濟補償有12個月的期限;其次,它誤解了《勞動合同法》第47條的規定,認為第47條規定了最高經濟補償為12個月。細節如何?讓我們遵循法治《勞動合同法》第47條規定“經濟補償金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和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支付給勞動者。勞動者工作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六個月的,按半個月工資作為經濟補償金支付補償
“勞動者的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上一年度所在地區勞動者月平均工資三倍的,經濟補償的支付標準為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者月平均工資三倍e工人,支付經濟補償的最長期限不得超過12年。“
事實上,根據原勞動部頒布的《違反和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辦法》的規定,只有兩起案件有12個月的經濟補償期限,即:(1)通過協商終止勞動合同;(2)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培訓或調整后仍不能勝任工作的,解除勞動合同。其他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經濟補償可以持續12個月以上。例如,在2008年1月1日《勞動合同法》實施后,患病或無法從事原工作或雇主安排的其他工作的工人,在非因工負傷的醫療期屆滿時,或裁員時,沒有12個月的期限,《違反和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辦法》的做法發生了變化,12個月的期限不再局限于終止的具體情況,而是將勞動者的月工資統一作為是否施加12個月期限的標準,即:,如果工人的月工資是上一年當地社會工資的三倍,如果工人的月工資低于上一年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的三倍,則經濟補償可高達12個月,12個月的期限將不適用。值得注意的是,《勞動合同法》中的高薪補償不僅限制了補償期限,還限制了補償標準,即不得超過上一年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的3倍。事實上,這將導致一些使用壽命長的員工由于工資過高而獲得較少的補償。以深圳為例,2011年的平均工資為4205元。例如,一名工作了15年的員工,如果工資為12000元,則可以獲得12000*15=180000元,少于3倍;而另一名工作了15年的員工,如果工資為13000元,則只能獲得4205*3*12個月=151380元,上述三倍以上是關于終止勞動合同的最高經濟補償是否為12個月。如果您想了解其他法律問題,請訪問lba。com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后怎么能讓所購房屋成為個人財產
2020-11-13離婚時有限公司股份怎么分 合伙企業股份怎么分
2021-02-23醫院發生火災怎么辦
2020-11-30怎么繼承父母的拆遷安置房
2021-02-12超市購物車需要1元才能用是否侵權
2021-02-09不交物業費違法嗎及有什么后果
2021-03-12職業病可以自己去鑒定嗎
2021-03-13工地上受傷老板不負責任怎么辦
2021-02-10債務人逾期還款怎么辦
2020-12-19國土局有權解決鄰居土地糾紛嗎
2021-02-06集體組織所有權有哪些
2021-01-11公司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賠償嗎
2021-01-28沒鑒勞務合同什么時候可辭工
2020-12-12雇傭關系工傷賠償
2021-01-15飛機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7短期團體健康保險產品可以調整產品參數嗎
2020-11-22失火引起的財產損失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8保險人履行給付義務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13車禍保險公司理賠步驟有哪些
2020-12-11保險費的征集方式有哪些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