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簡介】
原告張女士于2009年6月12日加入被告公司,雙方簽訂了勞動合同,期限為2009年6月12日至2010年6月11日。根據合同,原告的工作是華東分公司的業務經理,月薪15000元。原告的工作內容是在上海從事招商引資,并在合同有效期內認真落實和完成工作任務,被告可通知原告變更乙方的工作內容和地點,原告同意于2010年1月6日服從被告的安排,被告向原告發送了一封“關于勞動合同變更談判的信函”,提出“受全球經濟環境影響,公司在華東地區不再需要獨立的業務經理。”
2010年1月15日,被告書面通知原告終止勞動合同。原因是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導致勞動合同無法履行。雙方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因此與原告的勞動合同終止。然后,被告向原告簽發了一份工作撤回表,并結算了原告在任職期間的工資、傭金和經濟補償。自那以后,原告一直沒有回去工作。隨后,原告提起勞動仲裁,要求恢復勞動關系,并支付仲裁至實際恢復勞動關系之日的工資收入損失。仲裁委員會裁定原告的主張不成立,原告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認為,被告的解雇是非法的,但由于原告的職位已不存在,客觀上雙方都不可能恢復勞動關系,因此法院作出判決:1。駁回原告恢復勞動關系的要求。被告人應當自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支付原告15352元作為終止勞動合同的賠償差額
[北京市勞動法律師分析]
勞動合同法第48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終止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不再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規定支付賠償金本法第87條。“從這一規定可以看出,在用人單位非法終止勞動合同的情況下,如果勞動合同不能繼續履行,用人單位可以不同意繼續履行勞動合同,而是向非法終止勞動合同的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如果雙方另行約定賠償金對于違約,違約方還應賠償另一方的損失。被告認為,由于全球經濟環境的影響,原告的職位不再設立,這是“客觀情況的重大變化”。因此,以此為由與原告終止勞動合同不符合法律規定或雙方之間的勞動合同協議。因此,被告提前終止與原告的勞動合同應被視為非法。現原告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但鑒于被告堅持不同意恢復勞動關系,且原告原來的工作不再存在,雙方之間的勞動合同無法繼續履行。被告應當按照經濟賠償的兩倍向原告支付賠償金。扣除被告已支付的部分后,被告還應支付15352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地工人沒有合同可以勞動仲裁嗎
2021-02-15如何理解涉外復婚的程序
2020-12-26現金支票有效期
2020-11-26集資房買賣有風險嗎
2020-12-29試用期最長可以約定多久呢
2021-03-20勞動合同變更期限是不是可以續簽
2021-01-07勞動鑒定的一般程序
2021-02-24勞務外包是同工同酬嗎
2020-12-22事業單位勞動糾紛是否可仲裁
2021-01-02個人所得稅沒有繳納稅務局會如何處罰
2021-01-20意外傷害保險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2-14網絡上訂立的保險合同需要注意音頻形式的說明
2020-11-20人身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
2021-01-22保險合同是要式合同嗎
2020-11-24自家車撞自家車的話保險要賠償嗎
2021-02-11不可不知的保險術語
2021-03-15租賃承包地后未兌現租金又轉租他人,農戶能要回自己的承包地嗎
2021-01-06土地承包的的程序是怎么進行的
2021-01-13土地承包權與土地承包經營權有何聯系
2021-02-17土地出讓審批手續有哪些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