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海損分攤保函的簽發程序:進口:船舶到達卸貨港后,由港口保險公司簽發保函。國外船務代理機構應將保函原件轉交船長接收,并將副本發送給理算師。相關貨物可向港口外國船務公司了解(2)出口:船舶申報共同海損時,承保保險公司可根據情況直接或委托卸貨港理賠代理人出具保函。保函正本應發送給卸貨港的船東或船務代理,副本應發送給理算師。出口船舶裝載的貨物由同一保險公司的多個分公司承保,涉及多個卸貨港的船舶代理。如果每家公司單獨出具保函,會影響貨物的及時交付,保險總公司或主要承保的分公司可以召集其他保險公司向船東出具保函,并通知船東通知各卸貨港的船舶代理人根據保險公司的保單放行貨物,貨物的價值將由保險公司承保,由貨物保險人代表貨主簽發共同海損保函的程序和注意事項。
共同海損保函
共同海損保函是各受益人應有關聲明的要求為確保分攤貨物而作出的保函共同海損。共同海損通常在卸貨港公布。如果不采取某種保證措施,船舶放行貨物后,一旦貨物拒絕分攤共同海損,船舶的利益將得不到保證。因此,雖然在理論上,擔保可以由船舶和貨物共同提供,但通常要求船舶提供擔保。共同海損保函有以下幾種形式:
1貨方應提供一筆共同海損保證金,即收貨人應在提貨前向船東提供分攤共同海損的現金保函。根據《北京調整規則》,存款應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平均調整辦公室以托管人的名義存入銀行。根據1974年規則,保證金應分別以船東和保證金交付人指定的代表的聯合名義存入雙方指定的銀行,并開立專門賬戶。保證金的使用應由調整人決定。保證金的提供、使用或返還不影響各方的最終分攤責任。如果存款產生利息,則屬于存款交付人的收入。如果存款超過最終分攤金額,應將該金額退還給存款交付人。1994年《規則》也作出了同樣的規定。貨物保險人提供的共同海損擔保,是收貨人向船舶所有人提供并由貨物保險人簽署的保證分攤共同海損的書面文件。共同海損發生后,為了及時提貨,收貨人可以要求貨物保險人向船東提供該保函。根據保函,貨物保險人向船東保證,它將支付與共同海損有關的經適當調整的損失和費用分攤額。普通擔保書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限額擔保書,另一種是無限制擔保書。限額擔保書是保險人就應付給被保險人的金額出具的書面擔保。根據限額保函,如果分攤金額等于貨物的保險金額或小于保險金額,保險人將支付貨物方應全額支付的共同海損分攤金額。分攤金額大于保險金額的,保險人按照保險金額占分攤金額的比例賠償分攤金額,超出部分由被保險人承擔。這種保函不能充分保護船舶的利益,因此船舶不愿意接受這種限額保函。無限制保函是保險人出具的書面保證,無論貨物的保險金額如何,保險人都將全額賠償貨物的共同海損分攤額。在無限制擔保下,如果貨物的共同海損分攤額超過貨物的保險金額,保險人向船東全額賠償后,可以向被保險人追償超過保險單責任的部分。為了確保從保險人處收回該金額,保險人要求被保險人在提供無限制擔保時簽署“反擔保”。本反擔保函的目的是確保保險人支付的共同海損分攤額超過保險單的責任,將退還給保險人。海損協議是雙方為保證共同海損分攤而簽署的書面文件。在共同海損法律關系中,共同海損貨物分攤義務的支付主體是收貨人,而不是保險人。根據一些國家的法律,貨物保險人只承擔保證責任。只有當貨物方撕毀協議時,債權人(即提前支付共同海損費用的船舶所有人)才能要求保險人承擔責任。否則,僅保險人的保函不能直接或單獨超過保險人。因此,收貨人除了向船東出具由貨物保險人簽署的保函外,還必須提供已簽署的海損協議。在中國,中國**保險公司出具的海損保函意味著保險人直接負責支付共同海損的分攤金額,因此收貨人無需另行簽訂海損協議。簽訂不分割協議所謂不分割協議,是指船舶與貨物雙方簽訂的共同海損發生后,分攤共同海損的義務不會因貨物轉運而發生變化的書面協議。有時,船舶在途中發生共同海損,可能無法繼續將貨物運輸到目的港。因此,有必要將貨物交給另一艘船轉運。據此,貨方可以主張,由于船舶與貨物已經分離,不存在共同危險的問題,因此拒絕分攤船舶修理期間發生的共同海損費用。因此,在貨物轉運前簽訂不分離協議可以保護船舶的合法權益。過去,簽訂不分離協議是實踐中的常見做法,沒有明確規定,因此很容易產生糾紛。例如,一艘船可能裝載許多托運人的貨物。在貨物轉運之前,船舶不可能與所有托運人簽訂不分離協議。因此,一些不參加協議的托運人可能會拒絕參加共同海損分攤。為了避免爭議,《1994年規則》在規則G中增加了不分離協議的內容。根據這一規定,當船舶停留在任何港口或地點,如果全部或部分貨物通過其他運輸方式運輸到目的地,并且已盡可能通知貨方,則將發生共同海損賠償,與共同海損有關的權利和義務將在沒有此類轉運的情況下盡可能得到履行(即,如同原船繼續完成原航程一樣)。但是,如果貨物方自行承擔費用,則貨物方分攤的共同海損部分不得超過轉運過程中可能發生的費用。對貨物行使留置權當貨方拒絕參加共同海損分攤并拒絕提供擔保時,船方可以在合理期限內扣留貨物,并可以申請拍賣貨物或以其他方式出售貨物,所得價款可以沖抵其應當收到的共同海損分攤額。當然,共同海損需要長期調整,因此目前很難確定分攤額。船舶可以通過估算確定保留的貨物數量。共同海損是相對于單獨海損的一種責任形式。在簽訂相關合同時,我們應該注意責任的劃分。如果您不了解其他內容,可以來魯巴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擔任刑事辯護人的職責是什么
2020-11-19金融借款保證人免責的情形
2021-01-10職工工傷申請流程
2020-12-21行政機關執法違法使用武器導致精神損害能要求賠償嗎
2020-12-03如何確定交通事故受訴法院
2021-02-04新婚姻法對事實婚姻的認定是怎樣的
2021-02-08遭遇家暴應當如何保護自己
2020-12-15未約定逾期還款利息的,逾期利息怎么算
2021-01-01法定繼承人的兄弟姐妹之間如何繼承遺產
2020-12-22房屋中介欺詐怎樣投訴
2021-03-05集資房資格轉讓金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20哪些項目不屬于工資構成部分
2020-12-25哺乳期終止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15人身保險不予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6陸上貨物運輸保險的相關法律常識有哪些
2020-11-14建工險延期最長時間是多久
2021-01-15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嗎
2020-11-14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適用是怎樣的
2020-12-26公司裁人是按照交的保險賠償嗎
2020-12-23交通事故一審后保險公司上訴,原告投訴有用嗎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