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船舶油污損害賠償案件在適用國內法或國際公約方面存在著明顯的混亂,這體現在采用合并與轉化相結合的國際條約的適用上。對于船舶油污損害賠償事故,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非涉外案件中的責任限制,適用中國海商法第11章的規定,其他部分適用民法通則、海洋環境保護法等;如果中國法律對涉外案件沒有規定,或者中國法律的規定與中國加入的國際公約的規定不一致,則應適用國際公約。關鍵詞:石油污染;損害賠償金條約法律適用目前,中國沒有專門的石油污染法。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制度的內容主要體現在《海商法》、《環境保護法》、《海洋環境保護法》、《海域船舶污染防治管理條例》等方面;此外,中國還參加了《國際油污損害民事責任公約》(以下簡稱1969年《民事責任公約》)、1969年《民事責任公約》1992年議定書和1976年《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公約》,這些公約是中國法院審理船舶油污損害賠償案件的基礎。正是由于法律表現形式的多樣性,我國法院在審理船舶油污案件,特別是非涉外因素案件時感到困惑[1]。在實踐中,有的適用民法通則,如“燕酒油2號”油污案、“雅典地平線”油污案等;有些適用于海商法,如“東方大使”油污案;有的適用海洋環境保護法,如“嘉翠”油污案和“瑪雅8”油污案;有的適用1969年《民事責任公約》,如“閔教工二號”油污案;有的甚至采用國際慣例,如“南陽”油污案、“泌陽丸”油污案、“南陽豐收”油污案、“亞洲飛鵝”油污案等[2]。這不僅嚴重影響了油污事故各方的合法權益,也損害了司法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在完善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制度之前,如何準確適用法律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在我國現有的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制度中,只有“責任限制”的規定才是可操作的,而賠償主體、賠償范圍、賠償責任范圍、賠償責任范圍、賠償責任范圍、賠償責任范圍、賠償責任范圍、賠償責任范圍、賠償責任范圍等內容都是可以操作的,強制保險和賠償基金是相對一般的,沒有1969年《民事責任公約》1992年議定書那樣具體和詳細。也就是說,有關船舶油污損害賠償的內容很多,中國法律沒有規定,但中國加入的國際公約中有規定。目前,中國法院在審理石油污染案件時能否直接適用國際公約?這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到國內法與國際法的關系。一、國際法與國內法的效力順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承諾為什么會出現遲延
2021-03-06怎么申請醫療事故鑒定呢
2020-12-08申請商標注冊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17可以去看守所探監嗎,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2-19法定贍養人
2021-02-19仲裁協議應當具備什么內容
2021-01-24車禍致人傷殘如何索償
2021-03-25勞務合同安全免責是否有效
2020-12-22醫療保險長期未繳納如何賠償
2021-01-01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的民事責任是自己承擔嗎
2021-01-31合同債務常見有哪些風險些
2020-12-22繼承人死亡其子女能代替繼承遺產嗎
2020-12-27遺囑必須公證才生效嗎,遺囑公證生效后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13因土地糾紛可以報警嗎
2021-01-30先賣房再買房會遇到哪些問題
2021-01-29投資商業地產需謹慎,從五大注意中學如何保護自己
2021-03-07被收購公司孕婦員工怎么辦
2020-11-23旅游意外險條款
2020-11-28司機在交通事故后逃逸保險公司是否應理賠?
2020-11-19保險合同成立的要件有哪些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