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經濟補償的標準是當雇主終止勞動合同時給予工人的經濟補償。經濟補償是勞動合同終止或解除后,用人單位依法向勞動者支付的一次性經濟補貼。《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后,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滿6個月不滿1年的年限,每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不足6個月的,應當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如何確定經濟補償的“工資”標準在計算經濟補償時,許多用人單位以勞動者的最低工資或基本工資為計算基數,損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因此,我們必須理解“工資”的含義。《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辦發〔1995〕309號)第五十三條規定,勞動法中的“工資”是指勞動報酬,用人單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或者勞動合同的規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勞動者的,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加班補貼工資和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在實踐中,工人的工資一般分為基本工資、應付工資和實際支付工資,經濟補償的計算應以工人的應付工資為基數,而不是以基本工資和已付工資為基數。基本工資只是勞動者工資的一部分,顯然不能作為經濟補償的計算基礎,實際工資也不能真正反映勞動者的工資水平。例如,雇主不支付加班費和扣留工資等違法行為可能導致工人的實際工資低于工人的實際工資,《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月薪按照應付職工工資計算,包括小時工資或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收入。勞動者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如果工人工作時間不足12個月,則應根據實際工作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物業服務合同無效時有哪些后果
2020-11-19父母和子女能簽訂贍養協議嗎
2021-03-22實用新型專利是不是沒什么用
2021-02-08交通事故逃逸處罰標準
2021-01-01民事訴訟調解與不調解的區別
2020-12-30什么時候可以申請財產保全
2021-01-21勞動合同與勞動合同的認定
2021-01-08雇傭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9發生工傷事故后 應該如何申報工傷事故
2021-02-08臨時搬運是否構成勞動關系
2021-03-25實習期沒有簽合同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23參保單位有什么義務
2020-11-15保單受益人變更有講究
2021-03-17保險法定受益人具體是指哪些人員
2020-12-19從器官移植談確認保險合同條款爭議的基本原則
2020-11-23保險代理人的三大種類
2021-02-17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五大不同
2020-12-26土地轉讓免費怎么寫
2020-11-17《劃撥用地目錄》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1-03-16拆遷維權的有效期是多久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