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在王在上海介紹后,玉石商孫和張將13塊玉石留給客戶朱進行檢查。后來,孫和張委托王處理玉石交易。朱、王最終同意翡翠總價480萬元,并在澳門向王支付了600萬香港元籌碼。王丟失了所有這些籌碼,只向孫匯了70萬元。孫和張起訴法院,要求朱支付剩余的410萬元
[differences]
本案爭議的焦點是:籌碼能否用作支付商品的支付方式
一種觀點認為,籌碼作為賭博工具,有地域限制,僅限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特定賭場。本案中的芯片交付行為發生在澳門,在澳門,芯片相當于香港元,可以作為一種合法的支付方式。因此,應駁回孫和張的索賠
另一種觀點是,翡翠的買賣發生在上海,應根據中國法律和貿易習慣支付對價。芯片不符合中國現行法律法規,不能作為支付商品的支付方式。由于孫和張承認他們收到了70萬元,朱仍然需要支付410萬元的貨款
[評論]
作者同意第二種觀點
首先,翡翠交易發生在中國大陸,根據中國法律和貿易習慣支付對價根據合同規定,買方應按照合同或貿易習慣支付貨款。朱向王支付了籌碼,籌碼必須通過賭博兌換成現金。在中國,賭博是一種非法活動,不能作為合法有效的支付方式。同時,雙方沒有就付款方式達成明確協議。朱用籌碼購買翡翠,這種籌碼缺乏合同依據,違反了商業習慣。
籌碼被用作特定領域賭博的貨幣替代品。它們的基本功能是作為計算賭博的工具。本質上,它們是一種賭博工具,其賭博工具的基本屬性不會因地區變化而改變。雖然籌碼作為特殊賭博工具的使用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但籌碼作為貨幣替代品的功能并沒有完全消失,比如套利和走私,這對中國的經濟和金融秩序具有潛在的破壞性和危害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在《關于解釋《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使用物品清單》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限制使用物品清單》有關問題的公告》中,也將籌碼認定為“其他危害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和道德的物品”在此案中,朱某知道了孫某賣家的身份,并向王某支付了籌碼,客觀上損害了當事人的利益。這不符合中國的貿易習慣,也違反了中國的法律規定和公共秩序良好的風俗習慣。付款應被視為無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必須轉讓出資嗎?
2020-11-21夫妻財產損害該不該賠
2021-02-01輕微傷鑒定標準流程有哪些
2021-02-14買賣合同是否可以對抗贈與合同
2021-03-06交通事故怎么檢驗、鑒定
2021-02-06民事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0-11-16取消戶籍怎么辦理
2020-11-24道路施工占住商戶有賠償嗎
2021-02-20購房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六大陷阱是什么
2021-02-21中介方沒有告知要擔責嗎
2021-02-12入職半天就走的原因是什么
2021-03-05雙倍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什么
2021-02-04試用期解聘賠償是試用期工資還是轉正后的工資
2021-01-25勞動者加班的不同薪酬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5猝死在不在意外險理賠范疇
2021-02-08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
2020-12-11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
2020-11-16無保險可拍司法處置車嗎
2021-03-01公司拖欠工人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11公眾責任險承保方案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