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如果員工在勞動合同期滿前離職,一般不給予經濟補償,但如果雇主有過錯,第三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不按照勞動合同的規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五)勞動合同因前款規定的情形無效的第二十六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不事先通知用人單位立即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解除勞動合同(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五)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解除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款、第五款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員工違紀被辭退時,出具辭職證明?
首先,無論員工辭職或違紀被解雇,公司都應按照規定出具辭職證明
此外,公司不能因為員工違紀并提出終止勞動合同而限制提供證據。否則,將違反勞動法律法規,并應承擔以下法律責任:
1。承擔行政責任,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承擔賠償責任。如果對工人造成損害,則應承擔賠償責任
第二,盡管員工的違紀行為使其難以繼續維持勞動關系,公司在簽發離職證明時,不能具體說明員工的違紀行為和其他不利于其再就業的內容。具體而言,總公司簽發的離職證明應具體說明以下內容:
1,勞動合同期限
2。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的日期。發布
4。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最后,如果公司在離職證明上寫有員工違紀等客觀事實,導致員工流失,可積極處理如下:
1。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
向勞動委員會申請仲裁3。到法院起訴
以上知識就是相關法律問題的答案。根據中國的相關法律,在勞動合同期滿前離職的員工通常沒有經濟補償,但如果雇主因其過錯離職,他們可以要求經濟補償。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咨詢有關luba的法律意見。com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反環境保護法怎么處罰
2021-01-25個人合伙企業中合伙人對內責任怎么認定
2021-02-16解決民事糾紛有幾條途徑
2020-12-30外嫁女兒能繼承遺產嗎
2021-02-15怎樣全面理解婚姻自由?
2021-03-22維持原判是一審生效還是二審生效
2021-03-26打架沒有傷情鑒定能處理嗎
2021-01-21怎樣預防倉儲合同糾紛
2021-03-03什么情況會引發房屋中介糾紛
2021-01-17工廠集資房屬什么性質
2020-11-12勞動合同可以自由約定條款不,以約定哪些條款
2020-11-25交通意外險的投保方式有哪些
2021-03-22生產者的產品責任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5保險合同成立和保險合同形式是什么
2021-03-05保險合同的終止
2021-02-14保險單的主要內容
2021-02-23保險合同怎么簽才算成立
2020-11-08車撞自家人保險賠不賠及其依據是什么
2021-02-05保險公司的誠信原則有何特別之處
2021-03-22財產保險如何變更受益人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