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院介入國際商事仲裁的必然性法院介入國際商事仲裁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法院在國際商事仲裁中給予的支持和協助,如執行仲裁協議、采取保全措施、執行仲裁裁決等;第二種是指法院對國際商事仲裁程序的監督、對裁決的司法審查、管轄權的控制、更換仲裁員、撤銷裁決或拒絕承認和執行裁決[(1)]。按照傳統的法律觀點,仲裁歸根結底是一種解決糾紛的合同制度。至少在理論上,它應該受到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的制約,但當事人意思自治必須受到國內法的限制;雖然仲裁以雙方之間的仲裁協議為基礎,但該協議的法律效力由相關的國內法規定,仲裁裁決的執行取決于國內司法機關。因此,各國并不否認仲裁制度是其司法制度的組成部分。為了確保國內法的公平和統一,法院必須對國際商事仲裁進行必要的控制和監督。例如,英國長期堅持“法院的管轄權不可剝奪”的原則,高度重視法院對仲裁的司法干預。英國著名法官斯卡頓有句名言:“在英國,在全世界,它是國王的土地;如果你領導這片土地,它就是國王的大臣,”[(2)]不幸的是,法院對國際商事仲裁的司法干預嚴重損害了國際商事仲裁的健康發展,有人強烈要求減少或消除法院在國際上的干預。然而,從目前的國際實踐來看,除“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ICSID)仲裁外,所有其他國際商事仲裁都無法擺脫國內法院的司法干預。《國際仲裁》雜志主編雅克·斯韋納認為,沒有國內法院的協助,無論是國內仲裁還是國際仲裁都無法發揮有效作用。他甚至認為,如果沒有國內法院的積極有效支持,現代意義上的仲裁可能存在[(3)]。那么,在國際商事仲裁中,是否有必要保留國內法院的司法干預?首先,分析了法院對國際商事仲裁的支持和協助。國際商事仲裁與司法訴訟之間的一個顯著區別是其非政府性和自愿性,這決定了仲裁庭的權力來源不是法院這樣的國家司法主權,而是雙方之間有效的仲裁協議。因此,在整個仲裁過程中,它既沒有足夠的權力來保證仲裁程序的正常進行,也沒有相應的權力來執行它作出的裁決。例如,在仲裁過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強制性權力,一方當事人持不合作態度,故意拖延仲裁程序,拒絕向仲裁庭出示證據,擅自轉移,隱匿或變賣財產,拒絕執行仲裁裁決等,仲裁庭對當事人的不合作往往無能為力。此外,由于國際商事仲裁具有嚴格的合同性質,仲裁庭的權力來源于仲裁協議,仲裁庭的命令或決定僅對仲裁各方具有約束力。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財產或者證據由第三人持有或者控制的,仲裁庭無權采取臨時保全措施。任何有效的補救措施都必須由有管轄權的法院實施。因此,人們普遍認為,在國際商事仲裁中,法院的支持和協助對于確保仲裁程序的正常進行以及裁決的承認和執行至關重要。各國的仲裁立法、國際仲裁條約和常設仲裁機構的仲裁規則都包含了法院關于支持和協助國際商事仲裁的規定。從各國的立法和司法實踐來看,法院對國際商事仲裁的支持和協助貫穿于整個仲裁過程。具體而言:(1)在仲裁開始時,如果雙方之間存在有效的仲裁協議,雙方應遵守仲裁協議,并將爭議提交仲裁解決。一方違反仲裁協議向法院提起訴訟的,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請終止司法程序,并責令其提交仲裁;如果一方根據仲裁協議將爭議提交仲裁,而另一方采取不合作態度,則提起仲裁的一方可向相關法院提起上訴,以強制執行仲裁協議。(2) 在仲裁過程中,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的協議或者仲裁規則的規定指定、指定或者更換仲裁員;法院根據當事人的請求,可以對有關財產和證據采取臨時保全措施;第三人持有案件證據的,可以根據當事人或者仲裁庭的請求,強制第三人提供證據或者出庭作證。(3) 裁決作出后,如果一方拒絕主動履行裁決,則可應勝訴方的請求執行裁決[(4)]。其次,各國學者對法院在國際商事仲裁監督審查中的作用有不同的評價。英國著名學者克萊夫·施密特霍夫曾提出,法院對國際商事仲裁的司法審查應分為兩類:一類是審查仲裁程序中的“自然公正”是否得到遵守,以及當事人確定的法律仲裁協議是否有效;第二是審查裁決的是非曲直。他認為這是兩種性質完全不同的評論。各國都承認前一種司法審查,但對后一種審查存在很大爭議。[(5)]通過考察各國的仲裁立法和相關國際條約的規定,不難發現,幾乎沒有一個國家完全放棄了對國際商事仲裁的監督和審查,但監督和審查的具體方式、程度和范圍有所不同。綜上所述,法院對國際商事仲裁的監督和審查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1)控制仲裁庭的管轄權。仲裁協議無效、無效或者不可執行的,責令仲裁庭終止仲裁程序,并由法院審理。盡管許多常設仲裁機構的仲裁規則規定,仲裁庭有權對仲裁協議的有效性及其管轄權作出裁決,但此類裁決必須服從相關法院對仲裁協議的裁決。(2) 監督仲裁程序,包括仲裁庭的組成。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程序與仲裁規則不一致,或者當事人在仲裁過程中未收到適當通知,或者當事人不負責任的原因未陳述意見的,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裁定撤銷或者不執行裁決。(3) 很少有國家允許法院對判決進行實質性審查。例如,英國長期以來一直實施“特殊案件”或“案件陳述”程序,允許法院以裁決事實或法律錯誤為由撤銷裁決[(6)]。1979年頒布的《英國仲裁法》表明,英國對裁決司法審查的態度已經改變,但它仍然原則上承認法院有權對裁決的法律問題進行司法審查,這只是為了授權雙方當事人在廣泛的國際仲裁領域通過事先協議排除法院對裁決的司法審查[(7)]。可以肯定的是,對法院對國際商事仲裁程序和裁決的監督進行司法審查是世界各地的普遍做法,并得到1958年《紐約公約》相關條款的承認。這對于保證仲裁程序的合法性、仲裁裁決的公正性、維護仲裁所在國和裁決執行國的公共秩序或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級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1-03-23父母對未成年子女除了有保護和教育的權利與義務之外,主要還有哪些責任
2020-12-07涉外結婚公證書有效期是多久
2020-11-19傷情鑒定標準時間限制是什么
2021-01-07剝奪政治權利的執行時間怎么算
2021-03-15受欺騙贈與合同是否可以撤銷
2021-01-17土地承包期滿之后怎么續包
2020-11-14離婚糾紛債務是否收取受理費
2021-02-02被判緩刑會影響子女嗎
2020-12-09商業銀行解散是否需要申請
2020-12-16合同欺詐要怎么賠償
2021-03-19訂單式購銷合同樣本
2020-11-12房改售房面積如何計算?
2020-12-10購房要做好的細節有哪些
2020-11-22提前離職扣工資嗎
2021-02-25工傷事故等級有哪些
2021-01-08離職前幾年的勞動爭議都可以申請嗎
2021-01-07合同三年可以辭退嗎
2021-01-29哪些人適合購買意外保險
2020-11-22是駕乘人員意外傷害險還是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