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仲裁協議是國際商事仲裁的基礎。合法有效的仲裁協議不僅是仲裁庭行使管轄權的依據,也是裁決執行效力的法律依據。然而,由于各國法律的差異,仲裁協議效力的構成要件也有所不同。因此,要明確仲裁協議的效力,必須首先解決仲裁協議的法律適用問題。本文擬從國際私法的基本原則出發,對這一問題進行簡單的探討。關鍵詞:仲裁協議,法律效力,法律適用I.仲裁協議的效力任何法律效力的核心都是相關法律規范對相關主體的約束力,仲裁協議也不例外。仲裁協議的效力,是指對當事人、仲裁庭或者仲裁機構、法院以及其他有關主體具有下列法律效力:(一)對當事人的法律效力。仲裁協議依法成立后,對當事人具有直接法律效力。因此,當事人喪失了就仲裁協議約定的事項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權利,并承擔了不向法院提起訴訟的義務。仲裁協議一方違反本義務,在仲裁協議約定的范圍內就爭議事項向法院提起訴訟的,另一方有權要求法院終止司法程序,并根據仲裁協議將爭議交回仲裁機構或仲裁庭審理。這樣,就在法律上保證了當事人之間約定的仲裁事項只能在協商過程中通過仲裁解決,從而實現了當事人不訴諸法院解決爭議的原始愿望。此外,由于雙方在仲裁協議中約定將有關爭議提交仲裁解決,并承認仲裁庭作出的裁決具有約束力,仲裁協議使雙方承擔履行仲裁庭最終作出的裁決的義務,除非相關國內法院裁定仲裁裁決無效。(2) 對仲裁庭或仲裁機構具有法律效力的仲裁協議是仲裁庭或仲裁機構受理爭議案件的依據。沒有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仲裁庭或者仲裁機構無權審理。任何一方均可以沒有有效仲裁協議為由,對有關仲裁庭或仲裁機構的管轄權提出質疑。當事人之間的仲裁協議是仲裁庭對具體爭議取得管轄權的最重要依據。例如,根據1981年《法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如果仲裁條款明顯無效或仲裁條款不適合成立仲裁庭,則無法成立仲裁庭。仲裁協議對仲裁庭或仲裁機構的法律效力也表明,仲裁庭或仲裁機構受理的案件范圍受到仲裁協議的嚴格限制。仲裁庭或仲裁機構只能接受當事人根據仲裁協議的約定提出的嚴格限制。仲裁庭或仲裁機構無權干預仲裁協議范圍以外的事項。(3) 各國的仲裁立法都承認仲裁協議具有排除法院管轄權的效力。當事人就具體爭議達成仲裁協議的,法院不予受理。1986年《德國民事訴訟法》第1027條規定:“法院受理訴訟,當事人就訴訟糾紛達成仲裁協議時,如果被告出示仲裁協議,法院應以非法為由駁回訴訟。”1958年《紐約公約》第2條第3款規定:“如果雙方當事人就本條所指的訴訟事項達成協議,締約國一方法院應應一方當事人的請求,命令雙方當事人提交仲裁,除非法院認定上述協議無效、無效或無法執行。”(4) 仲裁裁決的執行以仲裁協議為基礎。有關國際條約和各國國內立法規定,如果一方當事人拒絕履行仲裁裁決,另一方當事人可以向有關國家法院提交有效的協議和裁決,申請執行裁決。2、 仲裁協議的效力條件如何實現仲裁協議的上述效力?關鍵是制定有效的仲裁協議。不同國家對有效仲裁協議的具體條件有不同的規定,但從大多數國家的商事仲裁實踐來看,有效仲裁協議通常有三個條件。(1) 本協議各方具有合法的締約資格和能力。仲裁協議涉及當事人訴訟權利和實體權利的處分。它是處理重大權利的法律行為,只能由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訂立。限制行為能力人和無行為能力人沒有訂立合同能力的,其簽訂的仲裁協議無效,根據該仲裁協議作出的裁決不被有關法院承認和執行。例如,《紐約公約》第5(1)條規定,仲裁協議“如果當事人根據適用于他們的法律具有某種行為能力”,申請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國家可應一方當事人的請求拒絕承認和執行。《聯合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國際商事仲裁示范法》(以下簡稱《示范法》)第36(1)(1)(1)(1)(1)條規定,“第7條所述仲裁協議的一方當事人無行為能力”,可以拒絕承認和執行仲裁裁決,而不論該裁決是在哪個國家作出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中尸檢是必須的嗎
2021-02-18沒錢交治安拘留罰款會怎么樣
2020-12-23知識產權類似產品如何界定
2021-03-03商標侵權如何處罰,處罰方式有哪些
2021-01-26三類犯停止減刑假釋
2021-02-21贍養費如何計算
2021-02-02哪些交通損失可以賠償
2021-03-10勞動合同變更后還有效嗎
2020-11-16個人財產如何繼承給孩子
2020-11-17哪些項目不屬于工資構成部分
2020-12-25老人購買壽險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1抵押房的保險和購買人壽保險
2021-03-11投保人壽保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6意外傷害險中的意外傷害是指哪些情況
2020-12-10保險公司賺錢問題的方法有什么
2021-02-02人身意外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1-03-12保險公司緣何敗訴
2021-03-26保險公司的哪些經營行為要進行改正
2021-01-11運輸工具保險概述
2021-02-22農村征地信息應該全面公開嗎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