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工傷保險條例,工傷賠償項目和金額只有在勞動能力評估等級后才能最終確定。請參閱以下流程:
1。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申請工傷鑒定。公司需要在事故發生后一個月內報告。如果公司不申請,受傷員工或其近親屬將在一年內申請身份證明。提交材料:工傷認定申請表、與用人單位勞動關系證明材料、醫療診斷證明等。治療后傷殘,傷勢相對穩定,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并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
3。根據不同的殘疾程度,獲得的補償是不同的。主要補償為:醫療費、一次性傷殘津貼、一次性就業津貼、一次性醫療津貼、停工期間工資和工資保留期、食品津貼、護理費、,etc
項目
1因工負傷的殘疾職工,在醫療結束后,應當攜帶信息到當地社會保障機構申請殘疾等級;
2。考核人應攜帶醫療機構出具的工傷、疾病、殘疾診斷證明,如病歷、出院證明、CT片、體檢單、心電圖等相關診斷資料,以及周一、周二、周三、周五的《員工工傷、疾病、殘疾勞動考核審批表》
3。鑒定人攜帶的材料經專家確認后,由鑒定機構支付200元鑒定費。如果資料不完整,我會根據委托診斷做,然后進行鑒定。評估辦公室將于每周四召開定期評估會議,做出評分或結論并予以公布。自收到并登記評估材料之日起15天后,本單位的勞動和資金人員應當前來領取考核結果,領取的全部材料應當符合《標準》的規定,各級勞動鑒定委員會應當按照國家標準對因工負傷或者患殘疾后職業病的職工的勞動能力喪失程度和護理依賴程度進行評定《工傷和職業病致殘程度評定》(國家標準GB/t16180-1996)(以下簡稱傷殘評定標準)。符合一級至四級傷殘評估標準的人士均喪失工作能力;他們大多在五至六年級喪失工作能力;7至10年級部分喪失行為能力。傷殘福利的確定和受傷工人的安置主要基于最新的《勞動能力評估標準》(GB/T 16180-2006《勞動能力評估——工傷和職業病致殘分類》)的評估傷殘水平,是根據《工傷保險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75號)制定的標準。本標準代替gb/t 16180-1996《工傷和職業病致殘鑒定》。本標準引用和協調的國家文件、醫療技術標準和相關殘疾評估標準包括:殘疾人標準、革命殘疾士兵評估標準等。如果你在工傷評估中被確定為某些殘疾級別,你在康復后仍然可以獲得一些補償。如果您沒有遭受過多嚴重傷害,且不構成級別標準,只要恢復后一般沒有賠償,如果您有其他法律問題,可以咨詢律霸的相關律師。com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掛靠在買賣合同是否有效嗎
2020-12-08家屬不配合治療導致病員死亡該怎么處理
2020-12-23婚姻關系效力包括結婚時間嗎
2021-03-23調解后財產還查封嗎
2021-01-01離婚冷靜期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1-01-21無效合同內部分承諾是否有效
2020-11-21擔保合同的效力是什么
2021-03-17集體合同是特殊的勞動合同嗎
2021-01-13抑郁癥裁員是否有賠償金
2021-03-20企業能否對裁員經濟補償金設定條件
2021-03-23出租人拒絕維修水管,該怎么辦
2020-12-15自然災害損失可獲得哪些保險賠償
2021-02-08人身意外傷害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10“私了”事故中證據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2-16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會不生效
2020-11-16海上保險合同的內容和包含的事項(很具體)
2021-03-10人身保險的理賠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05離婚后還是原配偶保單的受益人嗎
2021-01-05開車撞傷路人保險人只賠醫保部分怎么辦
2020-12-22設立合資保險公司的條件和程序是什么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