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可以自動辭職,但自動辭職可能給單位造成損失。如果你想辭職,你應該遵循正式的辭職程序。
目前,關于事業單位人員辭職的爭議很多。一般情況下,事業單位員工辭職,單位不同意,員工單方離職,單位保存人事檔案
在我國的實際情況下,員工沒有人事檔案,他們的可選工作范圍非常有限。他們無法在大型國際企業工作,無法找到理想的工作,無法辦理社會保險事宜,無法辦理出國相關手續。員工們非常苦惱。這些人事檔案與員工的分離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中國事業單位的人員分為兩部分:與本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員工和未與本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員工。與本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職工與本單位之間的勞動關系適用《勞動法》,其辭職條件、辭職程序和辭職爭議的解決適用《勞動法》和規范勞動關系的行政法規。目前,學校教師、科研院所科研人員等事業單位人員大多不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這些人員與本單位的關系不適用《勞動法》,其辭職適用國家有關人事管理規定
根據《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辭職暫行規定》,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可以按照人事管理權限向本單位或者主管部門提出辭職和書面申請。單位或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辭職申請之日起三個月內辦理辭職手續,出具辭職證明,并按照國家有關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的規定,移交移交。一般事業單位人員的辭職沒有實質性內容,只需履行提前通知義務
但下列四類人員的辭職必須經所在單位或主管部門批準,否則不能辭職:(1)國家、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主要負責人和業務骨干,市(區)重點科研項目辭職后可能造成工作損失的;(2) 在邊遠地區或少數民族地區工作;(3) 從事特殊行業和工種的;(4) 從事國家秘密工作或者在規定的保密期限內從事國家秘密工作的
事業單位未與本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人員辭職爭議,適用《人事爭議處理暫行規定》。爭議雙方應當自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以書面形式向單位所在地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可以自動辭職,但自動辭職可能給單位造成損失。如果你想辭職,你應該遵循正式的辭職程序。如果雙方發生爭議,可以申請仲裁。如果你的情況更復雜,律霸還提供在線律師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別人房子倒了砸到車要怎么辦
2021-01-22監察機關的監察權限
2021-01-24個人貸款的年齡限制是多少
2020-11-13交通事故逃逸如何賠償
2020-11-20代被保人簽字投保是否合法
2020-12-05購房要注意的知識有哪些
2021-01-13勞務公司將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1-01-13拼車出事故責任誰來擔
2021-02-10公眾責任險如何理賠
2021-02-06保單現金價值指的是什么意思
2020-11-13失業保險不領取以后還可以拿嗎
2021-02-08可否要求退還保險金
2021-01-15網絡保險受到哪些限制
2021-02-02允許保險外匯資金境外運用有哪些好處
2021-01-29保險合同的種類有哪些
2021-02-15保險法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1-03-03保險合同疑義條款如何解釋
2021-02-12對未按規定期限辦理公司登記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18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進行民事訴訟可行嗎
2020-12-13投保人誤報年齡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