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薪職工的經濟補償是否有上限?答:如果職工的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直轄市人民政府或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上一年度職工平均月工資的三倍,經濟補償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支付,經濟補償期限最長不超過12年。(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不屬于經濟補償基數的范圍
(1)喪葬撫恤、生活困難補助、計劃生育補助等社會保險福利費用,(二)勞動保護費,如工作服、解毒劑、冷飲等;(三)各項勞動報酬和其他勞動收入,按照規定不計入工資總額的,如創造發明獎、國家星火獎、自然科學獎、科學技術進步獎等,合理化建議和技術進步獎、中文技能獎、稿費、講座費、翻譯費等
經濟補償知識不多
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經濟補償金按勞動者實際月工資和勞動合同終止或解除前十二個月勞動者平均工資計算
勞動者工作不滿十二個月的,按實際工作月數計算平均工資。這里的“工資”不僅包括基本工資,還包括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收入。具體規定如下:
(1)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和每滿一年一個月的工資標準,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二)勞動者的實際月薪是用人單位所在地公布的上一年度該地區勞動者平均月薪的三倍,經濟補償金的支付標準(一個月工資標準)為該地區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三)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終止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
相關閱讀:
當地關于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的規定
北京市勞動合同條例(2002年2月1日起施行)第38條僅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給予經濟補償,但沒有關于合同終止的經濟補償的規定,例如:“用人單位依照本規定第二十九條、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國家和本市的有關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依照第(一)項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依照本規定第三十一條的規定,還應當按照國家和本市的有關規定支付醫療補助。勞動者應當依照本規定第三十五條第(二)項的規定支付醫療補助。依照第(二)項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連續工作的年限,每年向勞動者支付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工作年限不足一年的,按一年計算。經濟補償金按本市企業上一年度的平均工資計算。“
雖然有關部門的規章已排除了終止合同的經濟補償條款,但《上海市勞動合同條例》(2001年11月15日上海市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三次會議通過)仍有突破性進展例如,《條例》第42條規定,只有當雇主破產、解散或被撤銷時,如果雙方同意勞動補償總額最多為12個月,即:,勞動報酬根據《廣東省勞動合同管理規定》(粵發[1995]22號)規定確定,勞動合同期滿或者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任務完成后,用人單位應當按照規定向勞動者支付一次性生活津貼。生活津貼的發放標準,按照本單位職工的工作年限計算。每滿一年,工人應獲得一個月的平均月薪;半年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支付;不足半年的,按半個月的月平均工資支付。平均月工資按勞動合同終止前三個月勞動者的平均月工資計算。但是,在2003年5月13日修訂的決定中,第29條的規定修改如下:對于1986年9月30日(含該日)前參加工作的原固定職工(含干部,下同),勞動合同期滿時,用人單位以原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為最低標準,不愿意續簽勞動合同的,按照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發放一次性生活津貼。第三十條修改為:生活津貼標準為原在本單位工作的固定職工每滿一年一個月的工資。月薪標準按原勞動合同期滿前12個月的平均月薪計算,但月薪超過上一年度本市職工平均月薪的300%的,按上一年度本市職工平均月薪的300%計算。由此可見,廣東省修改了合同終止條件,給予所謂的生活津貼(實際上是經濟補償),決心解決1986年9月30日前固定工人改為合同工的歷史問題。經過仔細閱讀,我們可以發現86年后,《浙江省勞動合同管理辦法》(浙江省人民政府第76次常務會議通過,2002年11月1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154號公布)第36條規定,用人單位依照本辦法第二十三條、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六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勞動者依照本辦法第二十七條第(二)、(三)、(四)、(五)、(六)、(七)、(八)項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給勞動者造成損失的,用人單位應當賠償損失。從法律規定的角度來看,基本上規定了解除勞動合同和給予經濟補償。《江蘇省勞動合同條例》(2003年10月25日江蘇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第38條規定,在兩種情況下,如果勞動合同終止,雇主應支付經濟補償金:
1。合同期滿未及時辦理相關手續的,仍在本單位工作。《條例》第37條第2款規定,勞動合同期滿,用人單位未及時與勞動者辦理解除或者續訂勞動合同手續,勞動者仍在用人單位工作的,視為當事人同意按原勞動合同約定的合同期限以外的條件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勞動者可以隨時解除勞動關系,但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關系的,應當提前30日書面通知勞動者。此時,如果雇主提出終止合同,則需要支付經濟補償。確定后,雇主建議終止合同。《條例》第25條規定,應當訂立但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勞動者已經履行勞動義務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虛假電視廣告怎么投訴
2021-01-04工傷醫藥費幾個月可以報
2020-12-13國家賠償的申請范圍
2021-02-23已經質押的股權還能做抵押嗎
2021-01-17監察機關留置最長期限
2020-11-30法院辦取保開庭怎么判
2021-03-12可以同時約定仲裁和訴訟嗎
2020-11-09產品安裝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13保障性住房在沒辦房本前可以抵押嗎
2020-11-13勞動合同期內公司變更經濟補償是怎樣的
2021-01-12軍人病退的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3-20交強險如何支付賠款
2021-02-10保險合同訂立程序的特點有哪些
2021-02-18購買車險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16車禍后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1-03-20財產保險合同的原則和形式各是什么
2021-03-20人壽保險及其特征
2021-01-17承包合同只有一方簽字算欺詐
2020-12-10土地承包合同是否有效
2021-03-08出讓土地能分割收回嗎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