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員工離職后是否承擔保密義務
在實踐中,主要要求員工通過與員工簽訂保密合同來承擔保密義務。例如《深圳經濟特區技術秘密保護條例》第十條規定:“企業要求員工保守企業技術秘密的,應當制定書面保密協議。沒有書面保密協議或者協議不明確的,員工的保密義務自員工離開企業之日起終止”,同時,《國家科委關于加強科技人員流動中技術秘密管理的意見》規定,技術保密協議的主要內容包括保密期限。顯然,就保密義務達成一致是有時限的。問題是,期滿后如何保護商業秘密?(因為員工因工作關系知悉權利人的商業秘密是合法的,在這種情況下,使用、披露和允許他人使用不受《反不正當競爭法》的限制)。如果此時“商業秘密”仍符合商業秘密保護的條件,司法實踐中經常使用誠實信用原則要求員工對其保密。然而,善意原則作為一種救濟手段,往往處于抽象補充條款的地位,是一部不完善的法律。此外,違反保密合同的要件不符合商業秘密優先救濟的要求。根據保密合同,只有在發生違約時,保密人才能成為違約的權利人,員工才能被要求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然而,此時,商業秘密可能不再存在并進入公共領域。在實踐中,權利人往往發現對方當事人有侵犯商業秘密的危險,但無法尋求救濟。保密協議的內容
1保密協議的格式:雙方簽署的保密協議的合同條款
2明確保密協議的主題:保密事項、內容和人員
3。約定的保密協議期限:明確約定保密協議的期限。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就如何使用商業秘密、涉及商業秘密的工作成果的所有權、文件保存和銷毀方式等達成一致。仔細商定競業限制條款:競業限制條款是可選的。如果約定了競業禁止條款,則有必要明確約定的期限和義務、經濟補償標準等。爭議管轄權的確定:協議應規定爭議管轄權的確定。管轄權應是唯一的。不允許就仲裁機構和法院的選擇達成一致。
III.哪些員工應保守商業秘密
對商業秘密保密義務的承諾通常是由于雙方之間存在合同。中國《勞動法》第二條規定,勞動合同當事人可以約定在勞動過程中保守用人單位秘密的有關事項。我們可以看出,員工的保密義務是一項合同義務。如果雙方未能通過合同,員工一旦離開企業,將不承擔保密義務。此外,中國《公司法》第62條規定,董事、監事和經理不得披露公司秘密,除非依法或經股東大會同意。根據本規定,作為公司的董事、監事、經理,無其他原因,應當承擔法律保密義務。另一方面,它也表明,中國沒有為普通員工保守商業秘密的法律義務,只有根據雙方合同約定的保守商業秘密的義務。
企業的技術信息和商業秘密非常寶貴。許多商業競爭對手都想知道對方的商業秘密,所以新員工在進入公司之前應該簽署保密協議。但是,員工離開公司后,企業應當對員工進行補償,員工應當繼續保護公司的信息安全。員工離開公司后擅自披露或使用公司信息技術,將構成侵權,并嚴重構成侵犯商業秘密罪。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訪問Luba進行在線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的法律關系有什么區別
2020-12-18醫鬧入刑的能與不能
2021-01-18行政拘留能隱瞞單位嗎
2020-12-19簽了贍養協議現在不給錢能告他嗎
2021-03-03在北京找律師不要找哪一類
2021-02-10請了律師但是沒開庭,律師費能退嗎
2021-02-21拖欠貨款的訴訟時效從何時開始計算
2021-02-23表見代理與職務行為如何區分
2020-11-15被行政拘留十五天可以探視嗎
2020-11-09民事訴訟調解與不調解的區別
2020-12-30離婚財產分割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1-04家庭暴力引發的故意傷害要如何處理
2020-12-01私人借款抵押物怎樣處理
2021-02-12房產抵押法律風險分析
2020-12-28挪用公款多少可以立案
2021-02-01何時開始喪失繼承權
2020-12-16行政訴訟再審被駁回怎么辦
2021-02-22小孩在超市受傷責任在誰?如何適用法律
2021-01-13購房預算從何做起
2021-01-08房屋產權到期該如何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