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解決程序。勞動爭議發生后,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一方請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也可以不經調解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調解程序
調解程序除因簽訂和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的爭議外,職工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其他勞動爭議可以由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調解委員會應當自當事人申請調解之日起30日內結案。逾期不結案的,視為調解不成,當事人可以辦理其他手續。調解程序不是勞動爭議解決的必要程序。任何一方或雙方均可直接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仲裁程序
仲裁程序的各方應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天內申請仲裁。當事人申請國有企業調解的,可以扣除調解期限,勝訴時效自調解終結之日起繼續計算。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原因超過上訴期限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受理。所謂“其他正當理由”,由仲裁委員會決定。當事人申請仲裁時,應當向有管轄權的仲裁委員會,即勞動爭議發生地的縣、市、市轄區的仲裁委員會提起上訴。爭議企業和職工不屬于同一仲裁委員會管轄的,職工與當事人工資關系所在地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受理。仲裁庭應當自仲裁庭成立之日起60日內解決勞動爭議。案件提交仲裁委員會批準后,延期不得超過30天。因請求等待、工傷鑒定、當事人因故不能參加仲裁活動等客觀情況阻礙仲裁案件處理的,視為中止仲裁時效,并報仲裁委員會同意。中止仲裁時效不包括在仲裁時效內。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訴訟程序
訴訟程序是處理勞動爭議的最后程序。根據《中國勞動法》和《勞動部辦公廳關于處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政策問題的批復》,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逾期不起訴的,該裁決具有法律效力,即對未經仲裁的勞動爭議,法院不予受理。勞動爭議案件由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審理。根據中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依照普通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應當自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需要延長的,報上級人民法院批準。根據《民事訴訟法》,當事人不服當地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對當地第一審人民法院的裁定不服的,有權在裁定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可以看出,解決勞資糾紛的途徑仍然很多。歸根結底,這個問題應該按照法定程序得到正確合理的解決。如果您的問題仍未得到解答,Luba還提供在線律師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我們平臺上的律師將為您提供優質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仲載舉證期多久
2021-03-01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是誰
2020-11-27勞動爭議仲裁與勞動監察有哪些區別
2021-03-05最高法出臺司法解釋 規范工傷保險行政案件審理
2021-02-06商標使用許可期限屆滿后對庫存產品如何處理
2021-01-28承運人是否有法定留置權
2020-12-23如何解除訴訟保全擔保申請
2021-01-16喝酒被車撞是誰承擔責任
2021-02-10甲乙雙方簽訂一份修理設備的合同,客體是誰
2020-12-26農村非婚生子罰款多少錢
2020-12-04夫妻離婚了祖父母擁有對孩子的探視權嗎
2020-11-20二審推翻一審結果一審法官會被追責嗎
2021-01-30交通事故司法鑒定標準是什么
2021-01-19業務承包關系算雇傭嗎
2021-01-13拆遷賠償房產能否抵押貸款
2020-12-28終止合同需要約定還款期限嗎
2021-02-12喪失繼承權會產生什么影響
2020-12-02應該如何挑選房屋中介
2020-11-26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簽有補償嗎
2021-01-09免責條款有哪些特征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