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解除《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九條規定的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一)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經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二)在本法規定的醫療期限內患病或者負傷的女職工懷孕期間,(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約定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的協議。
勞動合同雙方的義務。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勞動合同一經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下簡稱《勞動法》)第十六條第一款的規定履行勞動合同義務,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的協議。根據本協議,勞動者加入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事業單位、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其他用人單位,成為本單位的成員,從事一定的工種、崗位或者職務,遵守本單位的內部勞動規章制度和其他規章制度;用人單位應當及時安排勞動者的工作,按照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數量和質量支付勞動報酬,并按照勞動法律、法規和勞動合同的規定提供必要的勞動條件,確保勞動者享受勞動保護和社會保險,福利和其他權利和福利
主體
勞動合同的主體是勞動法律關系當事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勞動合同的主體不同于其他合同關系:第一,勞動合同的主體是法律規定的,沒有合法資格的公民和沒有勞動權利的組織不能簽訂勞動合同;第二,勞動合同簽訂后,其主體具有行政隸屬屬性,勞動者必須依法服從用人單位的行政管理。需要簽訂勞動合同的職工
根據全面實施勞動合同制度的改革要求,需要簽訂勞動合同的對象包括新招收的職工、原固定職工和具有原固定職工身份的特殊人員。所謂原固定身份的特殊人員,是指《勞動部關于全面實施勞動合同制度的通知》和《關于實施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中規定的下列人員:① 有勞動關系,不履行勞動義務的特殊人員。如:用人單位有“富余人員、長假”的員工、長期被其他單位借調的人員、帶薪上學的人員、請長期病假的人員、無薪留班的人員、被派到合資、參股單位的人員;② 企事業單位黨委書記、廠長或經理、工會主席等。需要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
根據勞動法律法規的規定,需要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包括中國境內的企業法人、個人和合伙制非法人經濟組織;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殊類型的經濟組織,如租賃(生產)、承包(生產)企業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侵權追訴標準是什么呢
2020-11-14交警以車輛違章未處理不予年審年檢合法嗎
2020-12-27值班律師收費嗎
2021-01-24交通事故鑒定費屬于強制險賠償嗎
2021-02-12立遺囑有五大形式五項內容
2020-12-11父母包辦婚姻合法嗎,包辦婚姻的法律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30如何理解共同承攬人的連帶責任
2020-12-14連環購銷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29保管人要履行的保管義務是什么
2020-12-25經營范圍相同就是違反競業限制嗎
2021-03-04人壽保險受益人怎樣指定
2020-11-24交通意外傷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27保險公司的明確說明義務的內容有哪些呢
2020-12-16農村集體林地可以承包給個人嗎
2020-11-24修改建設工程承包合同標準文本的通用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20個人如何承包林地
2021-03-02土地承包合同需要公證嗎
2020-12-25農民土地轉讓私底下簽訂協議可以嗎
2020-11-25土地出讓金的性質是什么
2021-02-09土地流轉糾紛怎么解決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