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和實習合同有什么區別?
1。法律性質不同。勞動合同是建立勞動關系的基礎,屬于《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調整范圍;勞動合同是建立民事法律關系和經濟法律關系的基礎,屬于民法和經濟法調整的范圍。合同主體的要求不同。勞動合同的主體是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勞動合同對該主題沒有特殊要求。合同主體的地位不同。勞動合同簽訂后,勞動者成為用人單位成員;勞動合同主體之間不存在這種從屬關系。合同的內容不同。用人單位是勞動合同當事人之一,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為勞動者提供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用品;勞動合同中沒有這方面的規定。確定報酬的原則是不同的。在勞動合同中,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的數量、質量和國家有關規定支付勞動報酬,體現按勞分配原則;勞動合同中的勞動價格按照等價有償的市場原則支付。
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的協議。根據勞動合同,勞動者在進入用人單位時,應當承擔一定的工作,遵守用人單位的內部紀律和其他規章制度。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勞動者的勞動數量和勞動質量支付勞動報酬,并按照有關法律和雙方約定提供各種勞動條件,確保勞動者享有本單位職工的各項權利和福利。
實習合同不同。一般指學校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協議,規定學生在用人單位實習期間的權利和義務。實習的目的是教學,讓學生接觸社會,實踐理論知識。
畢業前,學生打算實踐,本單位接受實踐。雙方可簽署實習協議,進入實習階段。實習階段的主要目的是實踐學習。這只是一個雙方充分發揮才能、加深了解的機會,并不意味著未來會建立勞動關系。如果雙方打算建立勞動關系,他們應簽署雇傭協議。除非一方違約,否則雇傭協議的最終結果就是勞動合同。實習協議的實質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合同關系。如果雙方發生爭議,應直接向法院提出申請。法院依據《合同法》和其他民法對其進行處理,這些法律不適用于《勞動法》,也不受《勞動法》的特別保護;勞動合同的簽訂,意味著勞動關系的建立。如有爭議,應首先向依據《勞動法》進行的勞動仲裁提起訴訟。實習期間,學生不能享受工資、最低工資、工傷和社會保險等勞動法的法律保護。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基本上取決于實習協議,受教育法規和民事法規保護
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勞動合同與實習合同差異的相關內容。實習合同由民法調整。然而,勞動合同受勞動合同法律法規的約束,合同的性質有根本的不同。如果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不妨咨詢我們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樣賣房子?賣房的技巧有哪些
2021-01-14怎樣處理同時申請的相同商標
2021-03-06留置合同能否單獨訂立保證合同
2021-03-10如何保釋,保釋的流程是怎樣規定的
2021-03-07內河船舶糾紛的管轄規定是什么
2021-01-21拖欠物業費多少會被起訴
2021-02-18購房簽合同需要什么材料,購房合同丟了怎么辦
2021-01-10房產贈與給子女的契稅怎么計算
2020-12-30提前半個月辭職合法嗎
2021-03-10哪些事故不屬于意外險的保險賠償范圍
2021-02-06被保險人死亡后,投保人解除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0-11-10此類第三者責任保險應如何理賠
2020-12-07謊稱發生保險事故保險人會退保險費嗎
2020-11-30化名的保單有效嗎
2020-11-09商業車險二次費改的正式落地實施
2021-02-26果園經營管理承包合同
2021-01-14土地流轉合同范本內容
2020-12-07裝修的房子拆遷之后賠償嗎
2021-03-05模擬拆遷是國家規定的嗎
2021-01-26農村征地,怎么才能拿到合理補償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