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和實習合同有什么區別?
1。法律性質不同。勞動合同是建立勞動關系的基礎,屬于《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調整范圍;勞動合同是建立民事法律關系和經濟法律關系的基礎,屬于民法和經濟法調整的范圍。合同主體的要求不同。勞動合同的主體是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勞動合同對該主題沒有特殊要求。合同主體的地位不同。勞動合同簽訂后,勞動者成為用人單位成員;勞動合同主體之間不存在這種從屬關系。合同的內容不同。用人單位是勞動合同當事人之一,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為勞動者提供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用品;勞動合同中沒有這方面的規定。確定報酬的原則是不同的。在勞動合同中,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的數量、質量和國家有關規定支付勞動報酬,體現按勞分配原則;勞動合同中的勞動價格按照等價有償的市場原則支付。
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的協議。根據勞動合同,勞動者在進入用人單位時,應當承擔一定的工作,遵守用人單位的內部紀律和其他規章制度。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勞動者的勞動數量和勞動質量支付勞動報酬,并按照有關法律和雙方約定提供各種勞動條件,確保勞動者享有本單位職工的各項權利和福利。
實習合同不同。一般指學校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協議,規定學生在用人單位實習期間的權利和義務。實習的目的是教學,讓學生接觸社會,實踐理論知識。
畢業前,學生打算實踐,本單位接受實踐。雙方可簽署實習協議,進入實習階段。實習階段的主要目的是實踐學習。這只是一個雙方充分發揮才能、加深了解的機會,并不意味著未來會建立勞動關系。如果雙方打算建立勞動關系,他們應簽署雇傭協議。除非一方違約,否則雇傭協議的最終結果就是勞動合同。實習協議的實質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合同關系。如果雙方發生爭議,應直接向法院提出申請。法院依據《合同法》和其他民法對其進行處理,這些法律不適用于《勞動法》,也不受《勞動法》的特別保護;勞動合同的簽訂,意味著勞動關系的建立。如有爭議,應首先向依據《勞動法》進行的勞動仲裁提起訴訟。實習期間,學生不能享受工資、最低工資、工傷和社會保險等勞動法的法律保護。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基本上取決于實習協議,受教育法規和民事法規保護
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勞動合同與實習合同差異的相關內容。實習合同由民法調整。然而,勞動合同受勞動合同法律法規的約束,合同的性質有根本的不同。如果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不妨咨詢我們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如何分級
2020-11-11相鄰關系與地役權有什么區別是什么
2020-12-30八級工傷賠償標準
2021-01-27原產地標記和地理標志是一樣的嗎
2021-03-26放棄繼承權將不會產生代位繼承
2021-01-01配偶是直系親屬嗎
2021-01-16一個月未還款賣方能解除分期付款合同嗎
2021-02-24自離后公司不開離職證明合法嗎
2020-12-31試用期轉正工作總結范本
2021-03-17用人單位不依法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和經濟補償的,應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021-03-01公司裁員流程是什么
2020-12-22公司倒閉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1-03-12壽險理賠的材料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5意外傷害保險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2-14中國保監會關于加強財產保險公司再保險分入業務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群文是什么
2021-01-13家庭財產保險索賠的注意事項
2021-03-02保險合同中經常被使用的有哪些條款
2020-11-15人身保險合同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05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2-032020春運返鄉險最高賠付10萬元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