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企業糾紛管轄的有關規定根據我國有關法律,對個人合伙企業或者合伙企業不設辦事處的,由被告登記地人民法院管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條規定,對個人合伙企業、合伙企業不設辦事處的訴訟,由被告登記地人民法院管轄。沒有登記,幾個被告不在同一管轄區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適用于個別合伙糾紛的法律。合伙合同中約定一方提供資金并獲得固定收益的自然人之間法律關系的性質如何認定?共同風險承擔是合伙法律關系成立的必要條件,是區分合伙法律關系與貸款等法律關系的關鍵要素。自然人同意共同承擔風險的,應當視為合伙法律關系。一方提供資金并獲得固定收益的,應視為借款法律關系。但如果雙方通過實際履行達成風險分擔協議并變更合同的,仍應視為合伙法律關系。當一方自愿退出合同時,自然人之間既約定共同損益,又約定他方返還出資及相應利息,如何確定其法律關系的性質?
當一方自愿退出合同時,共同損益協議和其他方返還出資及相應利息的協議相互矛盾,應視為不明確。當事人在履行過程中實際分享損益的,應當確認為合伙法律關系。否則,人民法院應當向當事人說明,當事人應當協商明確其法律關系的性質。當事人協商不成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借款的法律關系處理。合伙合同約定由全體合伙人共同借用第三人的營業執照、資格證書和增值稅發票執行合伙事務,是否影響合伙合同的效力?
合伙合同約定全體合伙人共同借用第三人的營業執照、資格證書和增值稅發票執行合伙事務的,人民法院應當以借用方式確定其法律效力。約定的借款方式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禁止效力的,該條款無效。本條款的無效不影響合伙合同其他部分的效力。合伙人請求確認合伙份額的,人民法院應當如何處理?合伙人請求確認合伙份額的,人民法院應當明確該請求是確認出資比例、盈余分配比例或者虧損承擔比例,并按照當事人協議和法律規定處理。合伙合同一方以其合伙出資與第三人達成合伙協議,第三人主張原合伙合同的權利義務的,人民法院應當如何處理?
合伙合同一方以其合伙出資與第三方達成合伙協議,第三方據此主張原合伙合同的權利和義務的,不是原合伙合同的當事人,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經原合伙合同當事人同意的除外。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我國有關法律規定,對個人合伙企業、合伙企業設立辦事處的訴訟,由被告登記地人民法院管轄。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來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地役權變動后,當事人是否要及時辦理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
2020-11-18申請工傷認定要多久才行
2021-02-27離婚賠償哪些損失
2021-01-28離婚后可以終止探視小孩嗎
2021-01-04家暴離婚具體怎樣賠償
2021-02-17交通事故車損鑒定程序
2021-02-12駁回起訴后能否再起訴
2020-12-19離婚訴訟的十大誤區
2021-03-14集體土地拆遷賠償標準
2021-01-21私自改造租的房屋算違法嗎
2021-02-07房屋長期出租是一年一簽嗎
2020-12-01勞動合同逾期要如何處理
2020-12-23工廠為什么簽勞務合同
2021-02-08農民工在什么情況下可以進行投訴舉報?
2021-02-03建設項目工程保險費
2021-02-02人身保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7失足墜崖保險賠付嗎
2021-02-03主責第三者險賠償醫藥費嗎
2021-01-16如何讓保險索賠變得容易
2020-11-12強制保險過期了會怎么處罰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