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部分履行贈與合同能否隨意撤銷?贈與合同不能隨意撤銷,撤銷贈與合同需要符合一定條件:(一)贈與財產的所有權未轉移給受贈人。
贈與合同的撤銷時間有嚴格的限制,只有在贈與合同履行完畢之前,即贈與財產權利轉移之前,才能撤銷贈與合同。至于財產所有權的轉移時間,則因財產是動產還是不動產而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在我國,動產權利自交付時起轉讓,依法應當登記的不動產或者其他價值較大的動產(如船舶、車輛等),必須依法辦理登記手續后,方可轉讓法律。動產交付,不動產依法登記后,贈與財產的權利屬于受贈人,贈與合同履行完畢,贈與人與受贈人的權利義務關系立即消滅,贈與人不得再解除。
(2)捐贈不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性和道德義務性質,未經公證。由于捐贈合同的社會意義不同,形式不同,捐贈人對撤銷權的行使應存在一定的差異。如果捐贈人將自己的財產捐給“希望工程”或貧困地區,捐贈人的行為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此時,不能讓捐贈人隨意解除合同,否則不利于倡導社會主義扶貧道德風尚。根據《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的規定,贈與人可以在贈與財產權利轉移前撤銷贈與。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性和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經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第二,捐贈合同是有償合同還是無償合同。作為一種無償行為,立法者對捐贈合同作出了特殊的制度安排。比如,贈與合同雖然原則上是允諾合同,但在贈與權益轉讓前,除已經公證或者履行道德義務的贈與外,贈與人可以在贈與權益轉讓前隨意撤銷其承諾。受贈人忘恩負義的,即使贈與合同已經履行,贈與人仍可以依法撤銷贈與、收回贈與;贈與人不承擔與出賣人一樣的標的物質量瑕疵擔保責任。此外,各國立法也規定,捐贈人僅對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捐贈財產的毀損、滅失承擔損害賠償責任。這些都反映了作為單一合同的贈與、無償合同與典型的交易行為(如銷售、租賃)之間明顯的制度差異。
部分履行贈與合同能否隨意撤銷?贈與合同已經生效的,不得隨意撤銷。如果要撤銷,必須符合相關條件。在贈與合同部分履行后,我們遇到了被贈與人任意解除并希望維權的情形。歡迎您在網上找到律師網來幫助你。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家暴什么程度可以離婚
2020-11-11虛假勞務派遣如何認定
2021-03-04立約定金未簽訂合同可以返還嗎
2020-11-17交通事故肇事者應采取哪些措施
2020-11-12父母是億萬富翁能要贍養費嗎
2020-12-23冒領退役軍人傷殘撫恤金如何處罰
2020-12-28企業外銷收入會計要如何計賬
2021-01-21農民工意外死亡最少獲賠額為多少?
2021-02-26宜昌市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0勞動爭議的調解組織具體有哪些
2020-11-24申請仲裁解除合同可以不去上班嗎
2021-03-10侵權案件中人身險可否獲得賠償
2021-01-30客戶聘請保險經紀人的必要性有哪些
2020-11-13人身保險的概念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24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主要義務
2021-03-09保單質押率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08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原則的原因是怎樣的
2021-02-18保險公司違規理賠怎么處理
2021-01-16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履行哪些義務
2021-03-24保險合同糾紛管轄法院如何確定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