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父母不能做監護人嗎?是的,但前提是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沒有監護能力。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父母有監護能力的,一般由父母擔任監護人;父母死亡或者喪失監護能力的,由祖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擔任監護人?!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六條【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父母死亡或者無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哥哥、姐姐;(3) 其他近親屬、朋友經未成年人父親、母親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
對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親、母親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居住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監護人。對指定的當事人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裁定。第一款、第二款沒有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居住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自然人、法人違反法律、合同規定的民事義務,侵犯他人財產、人身權利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未成年人的監護人不履行或者不當履行法定監護義務,侵犯被監護人財產或者人身權利的,還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我國公民、法人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權、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上述民事責任形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監護人的監護不當,侵犯他人財產或者人身權利的,在承擔民事責任時,適用前款民事責任形式,視具體情況而定。同時,無論監護不當的程度如何,監護人都應繼續承擔孩子的撫養費和因違反監護而產生的費用。除上述規定外,人民法院還可以對監護人進行訓誡,責令其簽署悔罪書,責令其立即改正,并依法處以罰款或者拘留。
監護人侵害未成年人人身權、財產權時,請求監護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有效途徑是提起民事訴訟。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未成年人不具備獨立原告資格。其法定代表人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可以由其他未成年人監護人、未成年人居住地村(居)委會、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民政部門及其設立的未成年人救助保護組織予以保護共青團、婦聯、海關工委和學校等組織和單位,作為未成年人的臨時監護人,或者代表未成年人聯系有關法律援助機構,委托代理人提起民事訴訟。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父母具有監護能力的,一般為監護人。父母死亡或者喪失監護能力的,可以由祖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擔任監護人。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胎死腹中的醫療糾紛如何賠償
2021-02-02醫院工傷鑒定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0法律對失信人員子女有何限制
2021-03-012015交通事故賠償標準
2020-12-11農民工工傷賠償糾紛
2021-02-27業務承包關系算雇傭嗎
2021-01-13物業合同如何終止
2021-03-06合同生效的要求需要哪些
2021-03-04離職了怎樣才可以拿到經濟補償金
2021-02-01勞務派遣處理勞動合同爭議
2020-12-12石家莊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2-27員工不勝任現職務可隨意調崗嗎
2020-12-22勞動糾紛處理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04人身意外險保險費多少錢
2020-12-07產品責任保險條款(試行)
2021-03-02飛機停飛延誤險賠償標準
2021-03-05經營人身保險業務的外資保險公司設立形式如何確定
2021-03-12常見的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1-02-07為何簽訂了保險合同還常會引發許多保險糾紛?
2020-12-16親筆抄錄風險提示 確定利益不受損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