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監護人不能履行職責時由誰來照顧(民法通則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監護人不能履行職責時,可以由下列具有監護能力的人來照顧:
(1)祖父母(二)哥哥、姐姐;(三)經未成年人父親、母親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其他近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六條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父母死亡或者無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哥哥、姐姐;(3) 其他近親屬、朋友經未成年人父親、母親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
對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親、母親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居住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監護人。對指定的當事人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裁定。第一款、第二款沒有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居住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第二,監護義務是指監護人依法承擔的監護義務。包括:
(1)保護監護人的健康,防止其受到非法人團體的侵害。(二)照顧監護人的生活,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和精神病人的康復生活。(3)為管理和保護受監護人的財產,監護人不得處分受監護人的財產,除非是為了受監護人的利益。(四)對監護人進行管理和教育,對未成年人進行德育、智育、體育等方面的培訓,限制監護人的行為,防止監護人實施違法行為。(五)在民事活動中代理被監護人。監護人作為被監護人的法定代理人,依法為被監護人取得民事權利,設定和履行民事義務。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從事與其智力、精神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也應當經監護人同意或者由監護人代為進行。(6)訴訟中的代理監護人。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或者與他人發生爭議時,監護人應當代表被監護人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三是最新情況(《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27條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父母死亡或者無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依次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哥哥、姐姐;
(三)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經未成年人住所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如果監護人不能履行職責,誰來照顧他/她?監護人不能履行職責的,可以轉移監護權,也可以請求他人擔任監護人。當監護人不能履行職責時,如何使其成為新的監護人需要律師的幫助。如果你不知道在哪里找律師,你可以在網上咨詢律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作時間摔了一跤算工傷嗎
2020-12-11監事會主席能連任嗎
2021-02-03把人撞了多久才負刑事責任
2021-03-23解除婚姻關系有什么條件
2020-11-15先予執行的裁定有何效力
2020-12-27房屋遺產繼承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1-03-16撫恤金成年子女可以享有嗎
2021-01-03合同法律風險識別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19購房定金交多少
2021-01-15勞動法是如何規定變更工種的
2021-01-15農民工在用人單位工作期間應享有什么權利?
2020-12-24勞動爭議中約定管轄條款是否有效
2020-11-132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2-21旅游意外傷害險定義
2020-11-21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2020-12-24承包方土地承包經營權共有人如何確定
2021-01-17土地承包經營權互換合同怎么簽訂
2021-02-02土地轉讓違法嗎
2021-02-12城市土地可以轉讓嗎
2021-03-09土地出讓金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