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經仲裁、調解后是否需要出具辭職證明。
員工依法辦理離職、交接手續后,用人單位必須出具解除勞動合同證明(即離職證明),并結算員工的工資、押金和經濟補償金。用人單位不得隨意扣減或者違約,當事人可以在辦理離職手續時要求解決。否則,當事人可以到勞動局申訴或舉報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
雙方依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性支付勞動者的工資。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九條規定,勞動關系雙方依法終止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當在勞動合同終止或者終止時一次性支付勞動者工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證明,并在15日內為職工辦理檔案轉移和社會保險關系。
工人應根據雙方協議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應當在交接時支付。
用人單位應當將解除的勞動合同至少保存兩年備查。第八十五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金;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補發差額;如果員工逾期不付款,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或者國家規定足額、及時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責令按照應支付金額的50%以上100%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追加賠償;(二)支付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工資的;(三)安排加班而不支付加班費的;(四)依照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而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辭職證有什么用?
2。辭職證有什么用?
離職證明的目的:1。(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證明員工按正常程序離職。證明自己是自由人,可以申請失業救濟金或者新的工作崗位。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九條的規定,調劑人事關系、社會保障、公積金等,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未向勞動者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書面證明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如果用人單位不將離職證明借給員工,員工可以向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反映情況,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責令公司為員工辦理離職手續。
以上知識是小編對“仲裁調解后是否需要出具辭職證明”問題的回答。可見,我國相關法律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應當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15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車禍骨折一般賠多少,要賠哪些項目
2020-11-24房屋給別人使用權可以轉租嗎
2020-12-08行政協議關于賠償的相關法規是什么
2020-12-18股權眾籌融資的概述
2020-12-29已被抵押的房產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4簽訂交通事故的賠償協議應注意哪些
2021-03-06房屋土地轉讓違約金怎么算
2020-12-08結婚年齡降至18周歲是真的嗎
2020-11-10強制執行的房產能否解押
2020-12-05限制消費令怎樣才能解除
2021-01-28法院解凍銀行賬戶需要多長時間
2021-01-07雇傭關系要承擔工傷嗎
2021-02-28沒房產證法院怎么執行
2020-11-26首套住房能沒收嗎
2021-02-22租賃期內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嗎
2020-12-03解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新亮點
2021-03-17雇人代班15天被除名
2021-02-20試用辭退給補償嗎
2020-12-15人壽保險理賠的相關標準有什么
2021-01-09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風險及損失案例解析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