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業主與第二買方簽訂合同是否屬于未經授權的處分(合同法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
業主對自己財產的處分不構成未經授權的處分,但業主破產不能自行處分自己的財產的除外。在“一房多賣”的情況下,只要出賣人不向第一買受人辦理過戶登記,出賣人仍保留房屋所有權。處置房屋的權利沒有限制。當然,出賣人有權再次處分房屋。因此,出賣人與第二買受人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不屬于擅自處分,合同效力認定為有效。事實上,無論是第一買受人還是第二買受人,基于買賣合同的權利都是債權,即要求出賣人將房屋所有權轉讓給自己的權利。與財產權不同,債權是平等的,而不是排他性或優先性。正是由于債權的不排他性,才能在同一標的物上同時設立兩個以上的債權;正是由于債權沒有優先權,買受人不能以債權先成立為基礎,對抗出賣人與其他買受人之間合同的效力。法律依據:《合同法》第五十一條規定:“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經債權人追認后取得處分權或者無權處分人訂立合同的,合同有效。”第二,什么是無權處分?所謂無權處分,是指無權處分他人的財產。未經授權處分的一個典型例子是出售他人的財產。此外,在他人財產上設立用益物權或擔保物權也構成未經授權的處分。《合同法》第五十一條規定:“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經債權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學術界一般將上述條款所述無權處分合同的效力解釋為待確定的效力,該合同的效力須經權利人認可或事后取得處分權后才能生效。三是最新情況(《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因出賣人未取得處分權,致使標的物所有權不能轉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597條【無權處分的效力】,買受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出賣人承擔違約責任。法律、行政法規禁止或者限制的標的物,依照其規定轉讓。
上述知識是對“業主和第二買方是否簽訂了無處分權的合同”問題的回答由此可見,我國相關規定明確規定了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無處分他人財產的人在簽訂合同后,經債權人或者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確認,合同有效。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拘留通知書一般寄到哪
2021-03-11延邊州涉外婚姻拒簽案例分析
2020-12-18剝奪政治權利具體包含哪些內容
2021-03-12家暴離婚需要的證據有哪些
2021-01-15女子水上樂園溺亡游樂園有責任嗎
2020-12-06集資房和廉租房有什么區別
2021-03-08合同期間公司調動崗位不服從可以得到幾倍賠償
2021-03-22解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0-12-22航班取消改簽要加錢嗎
2020-12-25進出口貨運保險投保的基本內容
2020-11-15保險公司不賠付車險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26解除保險合同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06保險代理合同范本
2020-11-21政府交出的拆遷安置房應該達到什么標準
2021-01-23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能進行分割么
2021-01-27房屋拆遷補償方式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25房屋拆遷補償方式有哪些,房屋拆遷補償貨幣化安置的好處是什么
2021-01-16手續齊全的賓館拆遷沒有補償怎么辦
2020-12-29如何審查評估報告的合法性
2021-03-01違法拆遷產權調換怎樣維權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