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因申請知識產權臨時措施損害責任糾紛是指在人民法院應知識產權權利人的申請而采取臨時措施之后,因申請人不起訴或者申請錯誤造成被申請人損失而發生的損害責任糾紛。
目前,我國法律規定的臨時措施主要包括三種:責令停止有關行為(一般稱為臨時禁令)、財產保全和證據保全。
【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對訴前停止侵犯專利權行為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第2條規定:“訴前責令停止侵犯專利權行為的申請,應當向有專利侵權案件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出。”該規定第13條規定:“申請人不起訴或者申請錯誤造成被申請人損失,被申請人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申請人賠償,也可以在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提起的專利權侵權訴訟中提出損害賠償的請求,人民法院可以一并處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訴前停止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和保全證據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2條規定:“訴前責令停止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或者保全證據的申請,應當向侵權行為地或者被申請人住所地對商標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出。”該解釋第13條規定:“申請人不起訴或者申請錯誤造成被申請人損失的,被申請人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申請人賠償,也可以在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提起的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訴訟中提出損害賠償請求,人民法院可以一并處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0條第2款,人民法院在著作權案件中采取訴前措施,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訴前停止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和保全證據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的規定辦理。
根據上述司法解釋的規定,因申請知識產權臨時措施損害責任糾紛的地域管轄,可以是受理知識產權臨時措施案件的法院,也可以是被告住所地或者是在法院裁定采取知識產權臨時措施后知識產權權利人提起相應侵權訴訟的審理法院。
對于因申請海關知識產權保護措施損害責任糾紛,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6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4條的規定,海關查封扣押地也是侵權行為地。因此,采取查封扣押措施的海關所在地、被告住所地法院和知識產權權利人提起相應侵權訴訟的審理法院均可以行使管轄權。
對于因申請訴前停止侵害植物新品種權損害責任糾紛案件的管轄,雖然目前尚無明確的法律或司法解釋的規定,但可以參照上述精神和規則確定案件管轄。
因申請知識產權臨時措施損害責任糾紛的級別管轄,應當符合司法解釋有關知識產權案件管轄的一般規定。
【法律適用】
處理因申請知識產權臨時措施損害責任糾紛的法律依據主要是:《民事訴訟法》第93條、第96條,《專利法》第66條、第67條,《商標法》第57條、第58條,《著作權法》第50條、第51條,《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第26條、第27條,《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第犯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對訴前停止侵犯一專利權行為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十規定》第13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訴前停止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和保全證據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13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0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開展涉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案件審判工作的通知》第3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犯植物新品種權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第5條,《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第28條第2款的規定。
【確定該案由應當注意的問題】
根據《民事訴訟法》和《專利法》、《著作權法》、《商標法》等法律和有關行政法規以及有關知識產權司法解釋規定,知識產權權利人可以在起訴之前(或者在起訴的同時或者在訴訟過程中)向人民法院申請采取臨時措施。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申請人15日內不起訴或者申請錯誤造成被申請人損失的,申請人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采取有關措施所遭受的損失。根據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被申請人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申請人賠償,也可以在知識產權權利人提起的侵權訴訟中提出損害賠償的請求,人民法院可以一并處理。
因申請知識產權臨時措施損害責任糾紛在本質上屬于財產損害賠償糾紛。考慮到這類案件在知識產權案件中比較多見,特別是在現有法律框架下只有在知識產權案件中可以采取訴前臨時禁令,訴前證據保全也主要適用于知識產權案件,有關申請錯誤的判斷也往往涉及一些知識產權專門問題。《規定》在知識產權權屬、侵權糾紛第二級案由下單列了因申請知識產權臨時措施損害責任糾紛的第三級案由。凡是在知識產權糾紛案件(包括不正當競爭、壟斷糾紛)中因申請臨時禁令、財產保全和證據保全而引起的損害責任糾紛,無論是因訴前申請飛起訴時申請還是訴訟中申請,都應當確定為這一案由;在非知識產權糾紛案件中因申請臨時措施而引起的損害責任糾紛,則不適用這一案由。
其中,因申請海關知識產權保護措施損害責任糾紛的法律依據是《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第28條第2款的規定,即:“知識產權權利人請求海關扣留侵權嫌疑貨物后,海關不能認定被扣留的侵權嫌疑貨物侵犯知識產權權利人的知識產權,或者人民法院判定不侵犯知識產權權利人的知識產權的,知識產權權利人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墻皮脫落如何維權
2020-11-10行政管轄包括哪些
2021-01-31無效商標可以加盟嗎
2020-11-24假冒注冊商標如何如何處罰
2021-03-11房屋抵押貸款核對哪些信息
2021-01-15表見代理的法律規定主要有什么
2021-02-01婚前貸款買房,離婚房產怎么分配
2021-01-21進行虛假出資補足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1-03-23危險駕駛罪怎么判刑
2021-03-06被迫簽訂有欺詐性的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1什么情況下需要簽訂補充合同
2021-03-21房產贈與部分轉賣需要交哪些稅費
2020-12-21勞務派遣國外生病死亡如何賠償
2020-11-25脫崗可以辭退嗎
2021-02-03人壽保險怎么買,在購買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4第一個保險合同生效日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29保險賠償后能減輕交通肇事罪嗎
2020-11-18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向誰索賠
2021-01-13保險利益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14投保協議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