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侵害隱私權的違法行為
首先,侵害隱私權的行為須具違法性。由于《民法通則》尚未規定隱私權為具體人格權,侵害隱私權的違法性,應依憲法和《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確認。《憲法》第三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第三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第四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護。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民法通則》第140條和141條的規定均可作為確認侵害隱私權違法性的法律依據。具體的侵害隱私權的行為:
(1)刺探、調查個人情報、資訊;
(2)干涉、監視私人活動;
(3)侵入、窺視私人領域;
(4)擅自公布他人隱私;
(5)非法利用隱私;
(6)侵害死者隱私利益,侵害隱私權的行為一般為作為的行為。
2、侵害隱私權的損害事實。
隱私是一種信息、一種活動、一種空間領域,也是一種秘密狀態。隱私的損害,表現為隱私被刺探、被監視、被侵入、被公布、被攪擾、被干預。這是隱私損害的基本形態。只要隱私被損害的事實存在,不必表現為實在的損害結果,即具備侵害隱私權的損害事實。隱私損害的事實出現后,會造成受害人的精神痛苦,以及為恢復損害而支出的財產損失,這些也是隱私損害事實。即便這些損害事實不是侵害隱私權的損害事實的基本形態,也不影響侵害隱私權的構成,而只決定侵害程度的輕重和損害范圍的大小。作為構成侵害隱私權民事責任的損害事實要件,以具備其基本形態,即隱私被損害的事實為已足。
3、侵害隱私權的因果關系。
它是指侵害隱私權的違法行為與隱私損害事實之間的內在的必然的符合規律的聯系。這種因果關系容易判斷,是因為侵害隱私權的行為與隱私損害事實的直接關聯性,行為直接導致后果事實的出現。對于精神痛苦的因果關系,應判斷是否為該行為所引起。對于財產利益的損失,應確認其確有因果關系,因為這種損害事實直接關系到財產利益損失的賠償問題,必須準確認定。
4、侵害隱私權的主觀過錯。
侵害隱私權的行為人在主觀上必須具備主觀過錯。主要是故意,即預見侵害隱私權的后果卻希望或放任該種結果的發生。過失也可以構成侵害隱私權的責任,但不常見,如小說創作中利用素材不當而暴露他人隱私,構成侵害隱私權,即為過失侵權。對于侵害隱私權責任構成的最主要抗辯事由,是正當行使知情權。構成正當行使知情權行為,具有阻卻違法的性質。例如為公共利益和社會政治需要,法定知情權的行使,正當了解自己的出身和婚戀對象的經歷,等等。都是阻卻違法事由,可以免除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代表訴訟能否突破管轄
2020-11-22未成年孩子名下的房產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2-10交通事故保險理賠可否不鑒定
2021-01-08經常拖工資可以離職嗎
2021-02-16肇事逃逸是交警判定嗎
2021-01-28怎樣確定婚內債務各自承擔
2020-11-263歲男童遭母親男友虐打,同居期間虐待孩子屬于家庭暴力嗎
2020-12-26發現對方可能拖欠貨款怎么辦
2021-03-11勞動關系轉移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25用人單位使用已經辭職的員工參與拍攝的宣傳視頻,是否侵犯個人肖像權
2021-01-30煤火費勞動仲裁可追溯幾年
2021-02-11勞動訴訟的審理程序是什么
2021-01-09建設項目工程保險費
2021-02-02保險標的是什么意思
2021-01-03保險公估人按公估方與委托方不同的分類是怎樣的
2021-01-18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問題探析
2020-11-15保單詳細條款到底是否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2021-02-06交通肇事賠償保險公司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10怎么知道單位有沒有交保險
2021-01-20保險報警但是未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