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村里簽訂的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合同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
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村委會是簽訂合同的主要當事人之一,因此在與村委會簽訂合同時,合同內容符合規定,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合同一般有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合同效力】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并生效的,從其規定。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一)當事人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3) 以合法形式隱瞞違法目的的;(四)損害公共利益的;(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第二,合同的效力是什么?一般來說,合同只有符合法律規定的生效條件才有效。否則,不僅可能無效,還可能受到法律的制裁。在我國,合同必須具備以下要件才能生效并具有法律效力:首先,合同雙方都應具有訂立合同的能力。我們以前討論過這個。在我國,具有合同簽訂能力的人分為公民、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個體工商戶和農村合同經營者。此外,成為生效合同的主體時,必須是其法定經營范圍內的合同約定的主體。其次,雙方的意圖都是真實的。意志的真實表達是指行為人建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內在意志與外在表現完全一致。因為有時候人們有意無意地說錯話,或者說嘴里說的話和心里想的不一樣,這就意味著意思不真實。這種不真實也存在于合同中,可以是有意的,也可以是完全無意的,但無論如何都會損害對方的利益。因此,為了保護合同當事人的利益,法律規定,在意思表示不真實的情況下,合同的訂立無效或者應當變更、撤銷。第三,最新信息(《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465條受法律保護。依法成立的合同,只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第四百六十六條當事人對合同條款的理解有爭議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第一款的規定確定爭議條款的含義。合同文本以兩種以上文字訂立,具有同等效力的,應當推定各文本中使用的詞語和句子具有相同的含義。如果每一文本中使用的詞語和句子不一致,應根據合同的有關條款、性質、目的和誠實信用原則進行解釋。
我們可以理解,按照規定,村里簽訂的協議具有法律效力,這在國家法律中有相關規定。只要協議是雙方的意愿,它就是有效的。我希望你能理解。以上均為律霸組織的相關內容。如果你有任何問題,可以咨詢律霸的律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專利侵權一般賠償多少
2020-12-23如何計算商標侵權賠償
2020-12-01檢察院不批捕多久放人,不批捕的情形
2020-11-17各級法院級別管轄范圍
2020-12-24當一方堅決不離婚時,法院怎么判定是否離婚離婚
2020-12-16合同債權保全特點有哪些
2021-02-06安置房還沒辦房產可以贈與嗎
2021-02-23武漢購房政策有什么
2020-12-07競業限制協議不是自己簽的有效嗎
2021-02-22哺乳期公司調崗
2020-11-24勞動仲裁的時效怎么規定
2020-12-22投資型保險購買注意事項
2021-01-28如何向航空公司索賠損失
2020-12-31掛假牌子車肇事保險賠嗎
2020-12-05人民財產保險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0-11-10保險合同書丟了怎么辦
2021-01-22農村土地承包的原則
2020-11-08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抵押嗎
2020-12-15拆遷安置糾紛如何調解
2021-03-02拆遷補償協議誰有權查閱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