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根據《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規定:“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侵權人應當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給予賠償;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可以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不能確定的,由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我國著作權侵權賠償有三種計算方法:
1、以被侵權人的實際損失為依據;
2、以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為依據;
3、法定賠償。
二、關于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的計算方式
1、以被侵權人的實際損失為依據
“權利人的實際損失”可以依據以下方法計算:
1)侵權使權利人利潤減少的數額;
2)以報刊、圖書出版或類似方式侵權的,可參照國家有關稿酬的規定;
3)權利人合理的許可使用費;
4)權利人復制品銷量減少的數量乘以該復制品每件利潤之積;
5)侵權復制品數量乘以權利人每件復制品利潤之積;
6)因侵權導致權利人許可使用合同不能履行或難以正常履行產生的預期利潤損失;
7)因侵權導致權利人作品價值下降產生的損失;
8)其他確定權利人實際損失的方法。
另外,因提起訴訟而導致的費用也應列入賠償范圍。提起訴訟可能發生許多費用,包括:聘請律師的費用,調查取證費和制止侵權所支付差旅費,為查閱收集證據材料支付的費用,對是否構成侵權的鑒定費用等。對被侵權人因訴訟而支出的調查費、律師費等費用,應列入被侵權人實際損失的范圍,以使當事人得到充分、合理的補償。這些費用都是被侵權人因為制止侵權而實際必須支出的費用,應該都是被侵權人的實際損失。
2、以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為依據
最高院二〇〇〇年十一月二十二日通過《關于審理涉及計算機網絡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規定:法院在確定侵權賠償數額時,可以根據被侵權人的請求,按照其因侵權行為所受直接經濟損失和所失預期應得利益計算賠償數額也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行為所得利益計算賠償數額。侵權人不能證明其成本或者必要費用的,其因侵權行為所得收入,即為所得利益。
“侵權人的違法所得”包括以下三種情況: 1)產品銷售利潤2)營業利潤3)凈利潤。 一般情況下,應當以被告營業利潤作為賠償數額。例如侵權人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將其享有著作權的一部文字作品出版發行,總共發行五千冊,那么侵權賠償額是書的單價乘發行數量5000冊減去合理的費用印刷、發行及給發行折扣就可以得出侵權所得了。
3、法定賠償
最高院在二〇〇〇年十一月二十二日通過的《關于審理涉及計算機網絡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第2款規定:“被侵權人損失額不能確定的,法院依被侵權人的請求,可以根據侵害情節在人民幣500元以上30萬元以下確定賠償數額,最多不得超過人民幣50萬元”。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第二款規定:“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不能確定的,由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
以上的規定就是法定賠償,在難以查明被侵權人的實際損害或者侵權人的侵權獲益時,由法院根據侵權人的過錯性質、侵權情節等因素,在法定的賠償幅度內確定具體的賠償數額的一種賠償方法。按照《著作權法》四十八條的規定。法定賠償的前提是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不能確定,難以計算的。賠償數額是由法院來決定,一般由審判的法院根據侵權情節、侵權所造成的影響等各方面來判決。數額最高是50萬元,沒有最低限。
4、精神損害損失
著作權的精神損害賠償只能限定在對著作人身權的損害,即主要是對著作人身權的損害賠償糾紛中涉及公民、法人姓名權、名稱權等商譽的損害賠償。超出此范圍不適用精神損害賠償。如:
1)未經原告許可,嚴重違背其意愿發表其作品,并給原告的信譽、社會評價帶來負面影響的
2)抄襲原告作品數量大、影響廣,并使被告因此獲得較大名譽的
3)嚴重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4)未經許可,將原告主要參加創作的合作作品以個人名義發表,并使被告獲得較大名譽的
5)沒有參加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原告作品上署名的
6)嚴重歪曲表演形象,給原告的社會形象帶來負面影響的
7)制作、出售假冒原告署名的作品,影響較大的
8)其他應當支付權利人精神損害撫慰金的情形。
對著作權精神損害應當根據損害的情況首先適用其他民事責任方式,如停止侵害、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等非財產責任方式。僅對情節嚴重,使用非財產責任形式明顯不足以保護受害人的精神權益時,才適用精神損害賠償。
關于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的計算方式
精神損害撫慰金的數額應當根據被告的過錯程度、侵權方式、侵權情節、影響范圍、侵權獲利情況、承擔賠償責任的能力等因素綜合確定。精神損害撫慰金一般不低于2000元,不高于5萬元。。
5、司法實踐中的其他計算方法
除上述規定以外,各地法院在審判著作權侵權案件實踐中還創造積累了其他一些賠償的計算方法。
1)以合理的轉讓費、使用費、許可費等收益報酬作為賠償標準
著作權的使用費、轉讓費等一般有關主管部門都有一定的標準,或者當事人之間存有可以比照的合同標準,以及同行業、同等水平的其他單位的使用費標準。這些標準一般是客觀的,不會受到當事人之間糾紛因素的影響。如著作權的稿酬、著作財產權的轉讓費等。
2)依稿酬標準進行賠償
實踐中,法院計算被侵權的字數,再根據稿酬標準的二至五倍進行賠償。按照有關部門頒布的稿酬標準,一千字最高為100元人民幣,按二到五倍計算,賠償也是非常有限的,最高賠償只有每千字500元。目前在文化界,有的報紙、刊物邀請著名作家做專欄,稿酬已經千字超過千元,有的作家出一部暢銷書,稿酬高達幾百萬元。如果按依稿酬標準進行賠償,顯然不能不足賠償。同時,對侵權行為按稿酬標準進行賠償,實際上是將非法行為合法化,不利于正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3)依版稅率標準進行賠償
4)依法官意志進行確定
這在實踐中是一種主要的操作方法。其最大的弊端在于,一是執法的不統一性。由于審理案件的人員不同,或受主審人員價值取向等因素的影響,往往相類似的案件,在同一地區作出不同賠償的判決,有時甚至出現嚴重侵權的賠償額低于輕度侵權的賠償額。二是表現為賠償有時達不到當事人實際受損害的程度,使當事人難以服判。為克服以上弊端,有的法院提出了計算賠償的五項原則,即一看侵權手段的惡劣程度二看被侵權人實際受損害的程度三看侵權人的非法獲利情況四看被侵權人的社會知名度五看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這種計算原則如同“精神損害” 賠償的原則一樣,很難掌握和操作。
著作權是一項不可侵害的權利,任何人在沒有得到作者的同意之下,不得擅自使用他人創作的作品。如果被創作者發現的話,創作者可以直接向法院進行起訴要求侵權人對其進行一定的合理賠償,并且對制止侵權行為的合理費用進行支付。
著作權侵權糾紛的處理方式有幾種
著作權繼承的相關法律規定
軟件著作權是不是必須登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本人具有豐富、扎實的專業知識,熟悉交通事故和保險法律事務、人身損害、勞動爭議和工傷事故、婚姻家事等各類民商事法律制度和刑事辯護以及其它訴訟、仲裁等法律程序,熟悉各類公文,并在法律文書的起草、審查、修改等非訴訟業務方面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驗。執業期間曾擔任諸如盜竊罪、詐騙罪、交通肇事罪等多起刑事訴訟案件的辯護人,憑借豐富、扎實的專業知識,盡全力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此外,本律師常年為人保公司、人壽公司等單位提供法律服務,曾代理多起訴訟案件,憑借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贏得了服務單位的良好口碑。作為一名年輕律師,堅持以誠信和正直取信于當事人是我的工作風格,進而為各類當事人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一級傷殘鑒定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20房屋抵押貸款核對哪些信息
2021-01-15反擔保抵押物怎樣進行財產保險
2020-12-032020年什么情況下累犯能判緩刑
2021-03-06訂婚一個月可以退婚嗎
2021-01-04非法同居與重婚的區別
2020-11-17民間借貸到期后訴訟時效多長時間
2021-02-28勞務合同可否定免責條款
2021-03-19故意毀財不立案會怎么處理
2021-03-25為什么集資房不可以抵押貸款
2021-03-17工傷賠償項目包括哪些
2021-03-10勞務合同和正式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30公對私簽勞務分包合同是否合法
2021-02-11勞務外包是什么意思
2021-02-16勞動爭議管轄權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21這種情況能否獲得人壽保險公司經濟補償
2021-02-02保險: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包括哪些內容2020最新
2021-02-06法律對產品責任的賠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1投保人可以解除保險合同嗎
2020-12-03冒領社會保險是否會進入社保失信人名單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