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日,《關于工傷保險有關問題的處理意見》(北京)對工傷保險有關問題提出了具體處理意見。根據意見,有職工的個體工商戶應當為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參加工傷保險并繳納工傷保險費的用人單位可以享受工傷保險。
2。家屬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鑒定,由已故職工所在區縣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外省市人員,區縣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可以委托當地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
3。企業破產解散人員的認定。
4。職工單位經常駐外省市時如何選擇醫療機構
如果工傷職工單位屬于經常駐外省市的省市,工傷職工可以選擇具有家庭及以上基本醫療保險的定點醫療機構和本市工傷醫療服務機構作為工傷醫療機構。工傷保險基金支付范圍按照北京市工傷保險有關規定執行。
5。退休后職業病鑒定。工傷認定后,達到傷殘等級的勞動者,可以按照工傷保險的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6。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后的工傷認定
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后被診斷為職業病的失業人員,由職業病診斷書規定的單位承擔工傷保險責任。自診斷之日起一年內,單位可以委托區縣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進行勞動能力鑒定,鑒定結論為1年至2年,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發給四級人員工傷證明。自發放《工傷證》下月起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未達到退休年齡的,按照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時本人的工資核定傷殘津貼。工資低于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按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60%核定。參加工傷保險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未參加工傷保險的,工傷保險待遇由單位支付。鑒定結論為傷殘5級至10級的,由《職業病診斷書》規定的單位按照工傷保險規定給予一次性工傷醫療補貼和傷殘就業補貼后,終止工傷保險關系。
7。轉業軍人退役后再發舊傷的工傷認定診斷。自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頒發《工傷證》以來,享受工傷醫療待遇。對一至四級受傷職工,經復查鑒定傷殘等級發生變化的,調整傷殘津貼。傷殘等級每變動一次,在復檢鑒定前領取的傷殘津貼的基礎上,增加或減少原工資的5%。經復查鑒定,傷殘等級由1級變更為4級,變更為5-10級的,自鑒定結論作出后次月起停止發放傷殘津貼。殘疾津貼高于養老金的,用人單位應當持《退休審批表》到社保經辦機構補足差額。一至四級工傷職工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基數低于上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按上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60%核定。對5級至10級工傷職工,舊傷復發后傷殘等級發生變化的,一次性傷殘津貼不再核定補發。對一至四級受傷職工,從鑒定結論出來的次月起,退出生產崗位,享受傷殘津貼。核定的傷殘津貼以復審鑒定結論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為基數。本人工資低于上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按上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60%核定。本人工資高于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300%的,按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300%核定。
舊傷復發需繼續治療的,憑工傷醫療機構出具的休假證明休假,休假時間不超過3個月。員工休假3個月以上,用人單位提出異議的,可參照停工留薪期爭議解決辦法,休假期間發放工資。
8。再次遭受工傷的,享受一次性傷殘津貼待遇。
再次遭受工傷的,享受一次性傷殘津貼待遇。在評定工傷傷殘時,應先評定新的傷殘部位,再綜合考慮原工傷的傷殘程度。
新傷者勞動能力鑒定等級作為享受一次性傷殘津貼待遇的依據,傷殘綜合評定等級作為享受一次性傷殘津貼以外的工傷保險待遇的依據。在《工傷保險條例》實施前,用人單位根據享受或者參照工傷待遇的職工委托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的,應當提供書面委托材料,并由用人單位簽字,鑒定費用由發包人支付。
《關于貫徹執行〈北京市企業職工工傷保險條例〉的意見》(京勞保發2000136號)、《關于處理工傷保險若干問題的通知》(京勞保發2001127號),廢止《關于妥善處理工傷認定和工傷保險待遇的意見》(京勞保發200314號)。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拘留能隱瞞單位嗎
2020-12-19股份制企業改制流程有哪些
2020-11-29專利轉讓的概述是什么
2020-12-09買賣婚姻能提出離婚嗎
2021-03-24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認定雙方為同等責任,肇事方車輛修理費可以要求受害方承擔嗎?
2021-02-14代位繼承和轉繼承的差別有哪些
2021-01-02合同詐騙是怎么處罰的
2021-01-03銀行抵押合同簽了會不放款嗎
2021-01-13三方之間買賣合同糾紛怎么認定
2021-01-16大學生學校吃壞肚子,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17法律允許將房子登記在孩子的名下嗎
2021-03-02必須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3-20勞動爭議有些類型
2020-12-31人壽保險合同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2-26投資型保險的費用及給付型態
2020-11-30哪些人適合購買意外保險
2020-11-22人身保險種類可以分為哪些
2021-02-25保險合同變更中的三個關鍵詞
2021-01-23酒駕出車禍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2-17摩托車必須買保險嗎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