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認定十級法定時效多長?工傷賠償屬于勞動爭議。用人單位拒不支付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申請勞動仲裁的時效期限為一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即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作出之日起計算。法律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限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一方向另一方主張權利、請求有關部門救濟或者另一方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自中斷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期限內申請仲裁的,仲裁期限中止。仲裁時效期間自中止時效事由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交。
勞動能力鑒定機構是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分為省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和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兩級。設區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的結論為一級結論,省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的結論為最終結論。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由同級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人事行政部門、衛生行政部門、工會組織、機關和用人單位的代表組成。勞動能力鑒定專家組候選人。鑒定機構:省、市勞動鑒定委員會按照傷殘鑒定標準對傷殘等級和護理等級進行鑒定。勞動鑒定委員會受當地政府委托,由勞動、衛生、工會等部門有關領導組成,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可以委托有資質的醫院,聘請有關專家組成專家組,也可以成立勞動鑒定中心進行勞動鑒定,但鑒定結論應當客觀公正。醫療期結束時需要進行鑒定。職工在工傷醫療期間治愈的,或者工傷情況相對穩定的,或者醫療期滿仍不能工作的,應當進行勞動鑒定。在這三起鑒定案件中,最重要的是執行醫療期間。工傷醫療期間為治療、休息和工傷津貼期間。這不是因為需要治療而終止治療。超過醫療期仍需治療的,醫療費用仍予以報銷。目前,工傷醫療期為1個月至24個月,最長為36個月,遠長于國外一般規定的6個月至12個月。醫療期滿傷殘鑒定的目的是轉移傷殘治療,停止支付較高的工傷津貼,有利于保護職工和企業雙方的利益,避免“輕傷大養”造成的浪費和損失。很多人問:為什么不規定“醫療結束”時間?我們已經請專家來研究這個問題。多數專家認為,針對不同傷害、不同人文素質、不同醫療水平的醫院,從醫療技術的角度,結合醫學的發展,制定“醫療終端標準”非常困難。借鑒國際慣例,從政策上規定醫療期。不少省市規定并實施了“醫療終止”期限,仍可以作為地方補充標準執行。
3。申請領取殘疾保險金涉及殘疾的,應當進行殘疾鑒定。傷殘鑒定的處方必須等到“醫療結束”,即被保險人脫離危險后,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和功能鍛煉,其功能恢復到一定程度并處于穩定狀態,才能準確評定傷殘程度。鑒定時限一般為事故發生后3-6個月。為了被保險人的利益,最長時間不超過6個月。
在此基礎上,本文對工傷認定十級法定時效的相關內容進行了梳理。可見,根據法律規定,工傷鑒定結果在醫療結束后的有效時間為3-6個月。在治療期間,可以選擇傷后是否有勞動能力相對穩定。如果您對此有更多疑問,律師事務所將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限制消費令下達多久會生效
2021-02-24怎樣分割房屋遺產
2020-11-18能索要十幾年未給的贍養費嗎
2021-02-012019反家暴法施行,北京法院簽署人身保護令首例
2021-01-10取得房產證后購房合同還有效力嗎
2020-12-09承攬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20同一時間段能否成立不同勞動關系
2021-01-17勞務派遣資質是否全國有效
2021-02-10接=解除合同后工資怎么補償
2021-01-28航班延誤險延誤時間如何計算
2020-11-23如何才能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3-22人身保險傷殘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
2021-01-10家庭保險公司不足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3-19分紅保險的特點與分配方式分別是什么
2020-12-09校方責任保險的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0-11-13保險受益權的變動分析
2021-03-11契約撤銷權 PolicyCancellationRight
2020-12-26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原則有哪些,以及有哪些方式
2020-11-18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09賣動遷房也要交土地出讓費嗎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