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車交通事故的賠償范圍是什么?機動車交通事故的賠償范圍: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當事人的全部損失按照下列原則進行調解:
<所有原因,均應承擔100%的賠償責任;當事人對主要原因負有責任的,應承擔100%的賠償責任,應承擔70%的賠償責任;當事人因相同原因承擔相同責任的,應承擔50%的賠償責任;當事人承擔次要責任的,應當承擔30%的賠償責任。
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害或者財產損失的,保險公司應當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以下簡稱第三者保險)限額內賠償。超過第三者保險限額的部分,由承擔全因責任的機動車方承擔全損責任的100%。
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和行人有過錯的,機動車方在承擔全部損失后,應當按照下列原則確定賠償比例:機動車方負有主要責任的,承擔非機動車和行人70%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責任相同的,承擔非機動車和行人50%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責任相同的,承擔50%的賠償責任非機動車和行人的責任;如果一方對次要原因負有責任,則應承擔非機動車和行人方30%的賠償責任;如果機動車方沒有原因責任,承擔非機動車和行人方20%的賠償責任。
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未投保第三者保險,造成人身傷害或者財產損失,非機動車、行人無過錯的,機動車方應當承擔全部損失責任的100%。
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和行人有過錯的,機動車方在承擔全部損失后,按照以下原則確定賠償比例:在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等封閉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的,機動車方承擔非機動車方和行人方50%的賠償責任。在其他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的,機動車方承擔非機動車方和行人方60%的賠償責任。醫療費用醫療費用包括掛號費、檢查費、治療費、手術費、醫療費、住院費、康復費等,當事人為治療傷病支付的整形手術費和后續治療費。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收款憑證,結合病歷、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醫療費用的賠償數額,按照調解前實際發生的數額確定。器官功能恢復訓練所需的康復費用、適當的整形手術費用等后續治療費用,可按調解結束時的時間標準計算。
延遲費延遲費根據延遲時間和雙方收入狀況確定。
工作延誤時間根據當事人所在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當事人因傷致殘,繼續曠工的,曠工時間可以計算到傷殘認定日的前一天。當事人有固定收入的,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誤工費。當事人沒有固定收入的,按照北京市統計局公布的上一年度職工平均工資計算。
護理費護理費根據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護士人數和護理周期確定。
護理人員有收入的,按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護理人員無收入或聘用護理人員的,按同級護理人員的勞動報酬標準計算。護理人員編制原則上為一人,但醫療機構或鑒定機構有明確意見的,可參照確定。護理期應計算到受害者恢復自理能力為止。被害人因殘疾不能恢復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據其年齡、健康狀況等因素確定合理的自理期限,但最長不得超過二十年。
交通費根據當事人和必要的隨行人員因醫療或醫院轉院而發生的實際費用,以及死者親屬(不超過3人)參與處理死亡事故的實際費用計算。交通費以官方賬單為準,相關證明與就醫地點、時間、次數一致。
住宿費當事人及其隨行人員從外地進城處理交通事故所發生的實際住宿費用。
住院伙食補貼根據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差旅伙食補貼標準確定。
營養費用營養費用是指當事人為盡快輔助治療或康復而發生的費用。營養費根據當事人的殘疾程度,參照醫院意見和營養費用憑證確定。
殘疾賠償金根據當事人的殘疾程度,按照北京市統計局公布的上一年度和2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計算自殘疾認定之日起。但60歲以上的,每增加一年減一年;75歲以上的,計五年。
殘疾人輔助器具的費用按照一般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準計算。如傷者有特殊需要,可參照輔助設備準備機構的意見,確定相應的合理費用標準。輔助設備的更換周期和補償周期根據調劑機構的意見確定。
喪葬費根據員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資和六個月的總金額計算。
被贍養人的生活費根據被贍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的程度和北京市統計局上一年度公布的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消費支出標準計算。被扶養人是未成年人的,按18歲計算;沒有勞動能力和其他生活來源的,按20歲計算。但60歲以上的,每增加一年減一年;75歲以上的,計五年。受扶養人,是指依法應當承擔扶養義務的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沒有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有其他受扶養人的,賠償義務人只賠償當事人依法應當承擔的部分。有多個被扶養人的,年度補償總額不得超過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或者農村居民人均年度生活消費支出。死亡賠償金按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農村居民上一年度人均純收入的標準計算,即20年。但60歲以上的,每增加一年減一年;75歲以上的,計五年。
如果您有任何其他法律問題,歡迎咨詢律霸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張勤律師,2018年7月畢業于浙江大學法律碩士專業,現任北京大成(南寧)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 2017年獲得法律從業資格證書。先后獲得英語專業八級證書、注冊稅務師證書,并通過證券從業資格考試、基金從業資格考試。 擅長業務領域為民商事訴訟/仲裁,包括房產糾紛、合同糾紛、公司類糾紛等,處理相關案件超過300起,曾擔任或現擔任當地多家房企、國企法律顧問,并為其處理專項法律服務。 張勤律師恪盡職守,致力于用心做好每一個案件,盡心盡力維護每一位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辦健康證可以異地辦理嗎
2021-03-11新交規酒駕如何處罰
2020-12-20民法宣告失蹤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25代位繼承的效力如何
2021-03-06什么是涉外繼承?
2020-12-19侵犯承包經營權糾紛案件是否必經行政確權前置程序
2021-01-11主體工程勞務部分是否可以分包
2021-01-20出借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車主應否擔責
2020-12-16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
2020-12-14投保車輛中的免責條款
2021-02-01法律對人身保險的投保人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4有保險撞死人保險公司全賠嗎
2020-12-17保險公司14年后為失誤埋單
2021-03-13被保險人違反保險事項 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0以房養老保險方式是不是合法的
2021-02-03工費車保險賠償的法律依據,索賠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1機動車理賠要注意什么
2021-01-03保險受益權的權利范圍
2020-12-09半掛車未上保險不賠付
2021-02-07私了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0-11-10